[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0799.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策;魏文强;吴媚;孟令姣;薛传林;喻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5/00;B62B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101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辆 转向架 零部件 集成化 存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属于地铁车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配送存在效率低下,掉落风险大,易造成零部件表面损失的问题,包括底部带滚轮的框架座、所述框架座上的四角等距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框架座为矩形底板,在矩形底板长边上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在矩形底板短边上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数根纵杆,在所述横杆和纵杆外侧设置有用于悬挂零部件的挂钩组。其目的在于,对零部件进行归类集中配送,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料磕碰、损失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车辆制造行业中,通常将储运转向架中小零部件放置于托盘中,使用叉车来回叉运,由于托盘没有限位装置,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掉落的风险,零部件集中放置在托盘上,在转运过程中零部件互相磕碰,极易对零部件表面造成损伤,并且托盘储运空间有限,同样的物料需要高频次的叉车运输,配送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送效率低下,掉落风险大,易造成零部件表面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其目的在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料磕碰、损失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车辆转向架零部件集成化存放装置,包括底部带滚轮的框架座、所述框架座上的四角等距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框架座为矩形底板,在矩形底板长边上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数根横杆,在矩形底板短边上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数根纵杆,在所述横杆和纵杆外侧设置有用于悬挂零部件的挂钩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杆和纵杆上设置的挂钩组可用于悬挂转向架零部件中的下压盖、提吊和高度杆安装座,矩形底板上可用于放置电机罩和中心销套,实现对转向架零部件的集成化配送,该装置储存空间大,两个小车即可完成整列车物料配台,提高了配送效率。
优选的,所述横杆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相互平行且两端与立柱焊接固定。所述纵杆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和第三纵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相互平行且两端与立柱焊接固定。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横杆和纵杆,可提高装置对零部件的容纳量,一次性装配更多数量的零部件,提高配送效率。
优选的,所述挂钩组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一纵杆外侧的第一挂钩组和设置在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二纵杆和第三纵杆外侧的第二挂钩组;所述第一挂钩组包括两个挂钩,挂钩分布为上下结构,上部的挂钩位置固定且通过焊接片Ⅰ与第一横杆和第一纵杆焊接固定,下部的挂钩位置可上下调节且挂钩底部焊接于工字座上,工字座与第一横杆和第一纵杆上下方向的空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挂钩组包括两个挂钩、挂钩分布为左右结构,左侧的挂钩位置固定且通过焊接片Ⅱ与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二纵杆和第三纵杆焊接固定,右侧的挂钩位置可左右调节且挂钩底部焊接于导套上,所述导套套接于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二纵杆和第三纵杆上且沿左右方向调节位置。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挂钩组挂钩分布为上下结构,上部的挂钩位置固定,下部的挂钩位置可上下调节,用于固定设置有上下孔位的高度杆安装座;第二挂钩组挂钩分布为左右结构,左侧的挂钩位置固定,右侧的挂钩位置可上下调节,用于固定设置有左右孔位的下压盖和提吊;第一挂钩组和第二挂钩组挂钩之间的距离均可调节,可适配不同的设置有不同孔位的零部件,且采用双挂钩模式悬挂零部件,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左右摇晃,防止零部件之间发生磕碰。
优选的,所述滚轮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刹车装置。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小车的刹停。
优选的,所述挂钩外均套有橡胶圈,所述框架座上设置有橡胶垫。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止挂钩和框架座对零部件表面产生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0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耐热吹氩接头
- 下一篇:一种集成化整流装置总装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