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99243.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史涛;李亚敏;赵虎;赵荣会;李亚星;邹吉祥;司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催化 隔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包括催化器筒体和隔热罩,隔热罩包覆于催化器筒体外壁,隔热罩与催化器筒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件,两个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耳孔,第一耳孔下方设置有第二耳孔,第二耳孔设置在催化器筒体外壁上,两个第一耳孔之间设置有紧固部,紧固部包括压板、对称设置的紧固件,紧固件设置在第一耳孔、第二耳孔内,压板与紧固件之间固接有连接条,压板下方设置有通窗,压板覆盖通窗。本实用新型使隔热罩中心位置处与催化器筒体紧密贴合,增强了隔热罩中心位置的强度,有效减少了发动机在高转速状况下隔热罩中心位置引起共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隔热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隔热罩的主要作用是对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进行隔热处理,一方面发动机运转时排气系统排出的气流温度较高,为了避免三元催化器周围的橡胶件因为高温而老化、失效,一般在三元催化器外面设置一个隔热罩,起到隔热、防噪和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筒体上包裹的隔热罩隔热性能较好,能够有效保障筒体内部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从而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量。发动机在高转速状况下,会存在其二阶频率所引起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共振现象,因而就需要隔热罩的强度高,需要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之间紧密贴合,从而提升三元催化器总成结构的总体耐久性能,现有的隔热罩减少共振现象的措施是通过使用吊挂件形式,通过吊挂件与筒体焊接,再通过螺栓将隔热罩与吊挂件相连接,将三者固定在一起,但吊挂件的位置处于隔热罩的两端四角处,造成隔热罩中心位置强度较低,发动机在高转速状况下隔热罩中心位置易引起共振。因此,需设计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隔热罩中心位置处与催化器筒体紧密贴合,增强了隔热罩中心位置的强度,有效减少了发动机在高转速状况下隔热罩中心位置引起共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催化器隔热罩结构,包括催化器筒体和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包覆于所述催化器筒体外壁,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催化器筒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耳孔,两个所述第一耳孔设置在所述隔热罩的两侧,所述第一耳孔下方设置有第二耳孔,所述第一耳孔、第二耳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耳孔设置在所述催化器筒体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一耳孔之间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紧固部包括压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板两侧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耳孔、第二耳孔内,所述压板与所述紧固件之间固接有连接条,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通窗,所述压板覆盖所述通窗。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所述连接条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螺栓顶端,所述连接条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压板上,所述第一螺栓插接在所述第一耳孔、第二耳孔内,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耳孔、第四耳孔,所述第三耳孔、第四耳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耳孔、第四耳孔内插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三耳孔固接在所述隔热罩端部,所述第四耳孔设置在所述催化器筒体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耳孔、第四耳孔分别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接在所述催化器筒体外壁。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所述通窗的面积,所述压板截面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隔热罩外侧面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罩内侧面设置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与所述催化器筒体外壁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9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发泡混合头清洗机构
- 下一篇:聚氨酯发泡混合头擦拭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