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平叉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6508.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杨钊;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平叉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平叉,包括叉板,叉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摩托车车架的叉头,叉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摩托车车后轮的叉尾;叉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叉板与第二叉板,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挡泥板连接的挡泥板螺栓;第一叉板与第二叉板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相互对称的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结构连接车架减震器与车后轮,以适应现有技术中街跑摩托车的结构;解决了该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抖动过大、稳定性差的问题,并能够减轻行驶过程中摩托车产生抖动,从而提高摩托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平叉。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可以适应于城市和乡村的道路,因此受到广大骑行者的喜爱。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在追求方便和安全的同时对摩托车的外观也具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款街跑摩托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车把、挡泥板、后握把及平叉等部件,车架延伸至车后轮上方作为后座和后握把,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和美观的需求,而现有技术中的平叉结构多为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叉板,叉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摩托车车架和摩托车车后轮,叉板上少有用于连接摩托车的其他零部件的连接机构,从而导致摩托车其他的零部件相互独立,与车架的连接效果差,使得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抖动大、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平叉,以适应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街跑摩托车的结构,解决现有的摩托车平叉与摩托车其他零部件连接不紧密,从而使得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摩托车平叉,包括叉板,叉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摩托车车架的叉头,叉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摩托车车后轮的叉尾;叉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叉板与第二叉板,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挡泥板连接的挡泥板螺栓;第一叉板与第二叉板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座。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平叉结构设置为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目的在于使车架和后轮连接得更加牢固,在行驶过程中车架与后轮能够保持稳定防止脱落,同时两侧的叉板上能够连接摩托车的其他零部件,使得摩托车各个零部件结合更加紧密增强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叉板上设有与挡泥板连接的挡泥板螺栓,使得挡泥板与平叉连接更加牢固,挡泥板对平叉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协同平叉加固车架与后轮;叉头用于连接车架,叉尾用于连接车后轮;U形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使得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能够均分车架重量,不会因行驶产生抖动使得平叉两侧的车架晃动频率不一致从而撕裂车架,同时U形支撑板上的安装座用于安装减震器,相互对称的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能够均匀的分担车架重量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U形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使得平叉能够均分车架重量;同时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U形支撑板连接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使得三者形成一体,让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车架振动的频率保持一致,不会因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产生的振动不一样从而撕裂车架,提高摩托车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叉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挡泥板的挂钩。
有益效果:在把挡泥板安装在平叉上时挂钩可以对挡泥板起导向作用,可以更好的引导挡泥板的安装,当挡泥板到达平叉上的指定位置后,挂钩还可起到固定当挡泥板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上近叉头一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螺母座。
有益效果:螺母座用于连接车架,使得叉板叉头与车架连接更加牢固,提高平叉的承受力度,进一步的增强车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叉板、U形支撑板与第二叉板之间为一体式成型。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一体式成型的固定方式,以便于增强平叉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6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件识别结构、装置及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摩托车后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