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7758.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方智裔;曹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以及镍带,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卷绕成卷芯,正极片的端部带有正极耳,负极片的端部带有负极耳,正极片和负极片的表面两侧均带有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正极片和负极片的表面两侧均带有未涂区域,正极耳焊接在正极片的未涂区域,负极耳焊接在负极片的未涂区域,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两侧表面涂设绝缘胶层。电池通过增大正极耳宽度解决因制程精度问题导致的卷绕后正极耳位置的偏移问题;通过将正、负极耳至于卷芯的内外,解决了充放电时由于正负极耳内置,内侧电流远大于外侧电流,内外电流平衡差,易在大电流条件下在内侧发生析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卷芯的充放电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锂离子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由正极片、负极片组成的电芯,电芯顶部有正极耳、负极耳,正极耳与负极耳之间贴有绝缘胶布,正负极极耳均在电池内侧,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正负极耳内置,正负极之间的极化大,内侧电流远大于外侧电流,内外电流平衡差,易在大电流条件下在内侧发生析锂。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以及镍带,所述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卷芯经加工制作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端部带有正极耳,负极片的端部带有负极耳,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表面两侧均带有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正极片和负极片的表面两侧均带有未涂区域,正极耳焊接在正极片的未涂区域,负极耳焊接在负极片的未涂区域,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两侧表面涂设绝缘胶层。
进一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与所述镍带焊接。
进一步,所述正极耳的宽度为所述镍带宽度的120%-200%。
进一步,所述负极耳设置在卷芯的内侧,正极耳设置在卷芯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正极耳表面的绝缘胶层延伸至正极片的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绝缘胶层的延伸长度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正极耳宽度及成品转镍位置的二次修正,解决了因制程精度问题导致的卷绕后正极耳位置的偏移问题;(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正、负极耳至于卷芯的内外,解决了充放电时由于正负极耳内置,内侧电流远大于外侧电流,内外电流平衡差,易在大电流条件下在内侧发生析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卷芯的充放电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正极片1、隔离膜、负极片2以及镍带3,正极片1、隔离膜、负极片2卷绕成卷芯4,卷芯4经加工制作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1的端部带有正极耳5,负极片2的端部带有负极耳6,正极片1的表面两侧均带有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7,负极片2的表面两侧均带有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8,正极片1的表面两侧均带有未涂区域9,负极片2的表面两侧均带有未涂区域10,正极耳5焊接在正极片1的未涂区域9,负极耳6焊接在负极片2的未涂区域10,正极耳5和负极耳6的两侧表面涂设绝缘胶层11。正极耳5表面的绝缘胶11层延伸至正极片1的锂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7,绝缘胶层11的延伸长度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7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