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6666.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恩;李彦林;蔡国锋;王福科;黄佑庆;袁晓峰;李骥征;李帆冰;陈雪松;王恩斌;陈建琨;王大兴;崔家平;杨贤光;向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脊柱 微创内镜 操作 通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外壁的中央且靠近正面以及背面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框,安装槽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连接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滑动框的右侧安装有导轨,内螺纹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作通道管,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工作通道管高度的调节,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椎间孔微创手术通过椎间孔镜将手术视野放大,可清晰显示手术区域各组织的解剖结构,显著降低手术对组织结构的损伤,使椎间盘手术达到微创化。
现有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不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医护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插拔操作通道才能将操作通道整到合适的位置,降低了手术的效率,而且操作通道在调节后需要进行位置的固定,现有操作通道固定结构需要医护人员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固定,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操作通道容易发生位移,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具备可调节高度、方便固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不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操作通道固定结构需要医护人员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固定,操作通道容易发生位移,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壁的中央且靠近正面以及背面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内壁与第一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套筒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套筒,所述滑动框的顶部与第一外螺纹套筒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滑动框的右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作通道管,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其中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丝杆顶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内壁与第二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该结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第二控制块转动丝杆,进而可以调节工作通道管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其中第二套筒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螺纹套筒,所述导轨的顶部与第二外螺纹套筒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槽,所述第二外螺纹套筒的外壁与第二内螺纹槽的内壁相契合,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块,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外螺纹套筒可旋进第二固定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其中第一固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外螺纹套筒的外壁与第一内螺纹槽的内壁相契合,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外螺纹套筒可旋进第一固定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脊柱微创内镜的操作通道装置,其中齿轮与齿条相配合,所述工作通道管的左侧与导轨的右侧相贴合,两个所述工作通道管以支撑板的中心为原点呈镜像设置,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通道管更加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6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刷卡功能的智能电子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