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及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84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都京;王宇鹏;马秋玉;魏凯;赵洪辉;赵子亮;丁天威;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7 | 分类号: | H01M8/0267;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燃料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及燃料电池。该电堆冷却流道包括:阴极流道部,阴极流道部贴合于阴极板,阴极流道部和阴极板之间形成阴极等效散热面积;阳极流道部,其连通于阴极流道部,阳极流道部分别贴合于阳极板,阳极流道部和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与阴极流道部和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且间隔设置,阳极流道部和阳极板之间形成阳极等效散热面积,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小于阴极等效散热面积。该电堆冷却流道,阳极流道部和阴极流道部为上下两层结构,冷却液多以层流方式通过,可提升冷却液混合度,保证电堆温度均一性。同时,阴极流道部和阳极流道部具有不同的散热面积,可以对阴极板和阳极板阳极实现差别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及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的电堆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电堆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电堆具有良好的散热机制和较小的温度梯度,有利于电堆发挥出最好的工作性能,提高寿命。在电堆运行中,电堆的阴阳极所发出的热量存在较大差别。
传统的电堆散热量流道为平面型结构,流道夹设于双极板之间,同一流道的两侧分别与阴极板和阳极板进行贴合,使得流道的阳极散热面积和阴极散热面积相同,流道的阳极和阴极散热能力近似,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对阴、阳极实现差别散热,且传统的散热流道多为直流道,冷却液多以层流通过,导致贴近极板两侧的温升快,中间温升慢,易产生温度梯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及燃料电池,提高散热效果,保证温度均匀。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包括:
阴极流道部,所述阴极流道部贴合于阴极板,所述阴极流道部和所述阴极板之间形成阴极等效散热面积;
阳极流道部,其连通于所述阴极流道部,所述阳极流道部分别贴合于阳极板,所述阳极流道部和所述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与所述阴极流道部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阳极流道部和所述阳极板之间形成阳极等效散热面积,所述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小于所述阴极等效散热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流道部和所述阳极流道部的数量均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阴极流道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阳极流道部,多个所述阴极流道部和多个所述阳极流道部彼此交错设置,形成折线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流道部和所述阳极流道部的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流道部相对于所述阴极板的投影为C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流道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阳极流道部之间形成第二开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口槽的槽底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的槽底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等效散热面积包括阴极直接散热面积和阴极间接散热面积,其中所述阴极直接散热面积指所述阴极流道部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包括阳极直接散热面积和阳极间接散热面积,其中所述阳极直接散热面积指所述阳极流道部和所述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及上述的电堆冷却流道,所述电堆冷却流道设置于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短杆筒加工的机床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活动式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