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及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84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都京;王宇鹏;马秋玉;魏凯;赵洪辉;赵子亮;丁天威;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7 | 分类号: | H01M8/0267;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燃料电池 | ||
1.一种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阴极流道部(1),所述阴极流道部(1)贴合于阴极板,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所述阴极板之间形成阴极等效散热面积;
阳极流道部(2),其连通于所述阴极流道部(1),所述阳极流道部(2)分别贴合于阳极板,所述阳极流道部(2)和所述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与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阳极流道部(2)和所述阳极板之间形成阳极等效散热面积,所述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小于所述阴极等效散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所述阳极流道部(2)的数量均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阴极流道部(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阳极流道部(2),多个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多个所述阳极流道部(2)彼此交错设置,形成折线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所述阳极流道部(2)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流道部(1)相对于所述阴极板的投影为C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流道部(1)包括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2)及第三连接部(13),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5)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5)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5)、所述第二连接部(12)及所述第三连接部(13)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所述第三连接部(13)及所述阳极流道部(2)之间形成第二开口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14)的槽底和所述第二开口槽(22)的槽底相互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等效散热面积包括阴极直接散热面积(10)和阴极间接散热面积(11),其中所述阴极直接散热面积(10)指所述阴极流道部(1)和所述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包括阳极直接散热面积(20)和阳极间接散热面积(21),其中所述阳极直接散热面积(20)指所述阳极流道部(2)和所述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
10.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堆冷却流道,所述电堆冷却流道设置于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8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短杆筒加工的机床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活动式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