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应急启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8186.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3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佑德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60R16/033;H02J7/00;H02J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应急 启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应急启动系统,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轨道车车厢内部的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固定连接在轨道车底盘上的车载发电机组、电源转换模块、蓄电池以及连接电路,所述电源检测模块一端与蓄电池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一端与车载发电机组相连接,另一端与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源控制模块相连接,输出端与启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启动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轨道车蓄电池亏电情况下的应急启动系统,达到快速启动车辆的目的,该设计思路巧妙,结构灵活简单,制造成本低,简化了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安装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车应急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务和目视化管理的要求,LBJ、BTM、视频监控、轴温报警装置、铁鞋报警装置等辅助用电设备的增加,车辆监视系统和电务设备功率接近或超过750W,一般车载蓄电池容量为195Ah或200Ah左右。当轨道车处于车站待命或较长时间临时停放,需要熄火、防溜处置,但电务设备不能停机,极易导致车辆蓄电池亏电,此时会出现整车断电发生电务设备停机,造成“机破”事件,且无法再次起动发动机。因此,有必要进行车辆供电系统方案进行优化。此外,对于车辆供电系统的模块的安装也需要特殊的装置,防止安装和检修过程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车应急启动系统,便于轨道车蓄电池亏电情况下的应急启动系统,在蓄电池亏电情况下,有效利用车载发电机组资源,将其转化成发动机的启动电机供电电源,达到快速启动车辆的目的,该设计思路巧妙,结构灵活简单,制造成本低,简化了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安装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应急启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车车厢内部的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固定连接在轨道车底盘上的车载发电机组、电源转换模块、蓄电池以及连接电路,所述电源检测模块一端与蓄电池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一端与车载发电机组相连接,另一端与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源控制模块相连接,输出端与启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启动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电源电路、电压采样电路、比较电路、显示屏和封装外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轨道车车厢内部的固定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工具箱,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固定沿,所述工具箱包括箱壁、设置在左右两侧箱壁上的与固定沿相配合的右开口和左开口、固定连接在工具箱底部的支撑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开口的开口高度大于右开口的开口高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具箱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右开口下方的固定托、铰接在左开口下方的旋转托,旋转托的铰接轴水平设置,旋转托为横截面为L形的水平延伸的角钢,旋转托的铰接轴位于L形的交点处,旋转托的铰接轴处设置有扭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开口的形状为倒置的梯形,左开口的下边缘的长度比旋转托的铰接轴的长度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便于轨道车蓄电池亏电情况下的应急启动系统,在发动机的启动电机与蓄电池之间,增加一套电源检测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相关电路,在蓄电池亏电情况下,可有效利用车载发电机组资源,将其转化成发动机的启动电机供电电源,达到快速启动车辆的目的,该设计思路巧妙,结构灵活简单,制造成本低,简化了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模块的安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佑德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佑德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8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