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1121.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3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姚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庆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博睿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6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7104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内部均设有第一孔洞,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中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设有散热器,所述隔板两端均设有与第一孔洞相对应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贯穿第一孔洞延伸至第二挡板外部,每个所述第一孔洞内底壁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孔洞两侧设有三对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贯穿第二挡板,每个所述连接杆靠近隔板一端均设有第一凸块,每个所述连接杆外周边套设第一弹簧,所述隔板靠近第一凸块一端设有第二凸块。该汽车用散热器支架,可根据散热器的大小随意调节高度,实用性强,且构件便于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将内部热量驱散。
例如专利号为201420409290.0的专利,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塑料材料,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硫化与橡胶套固连,所述橡胶套呈筒状,所述橡胶套圆周方向设有固定环,所述支架本体为钣金件,所述支架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凹槽。
虽然使产品重量急骤下降,满足产品轻量化要求,但是难以根据散热器的大小不同,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内部均设有第一孔洞,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中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设有散热器,所述隔板两端均设有与第一孔洞相对应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贯穿第一孔洞延伸至第二挡板外部,每个所述第一孔洞内底壁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孔洞两侧设有三对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贯穿第二挡板,每个所述连接杆靠近隔板一端均设有第一凸块,每个所述连接杆外周边套设第一弹簧,所述隔板靠近第一凸块一端设有第二凸块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二挡板内壁相抵接,每个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挡板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第一凸块的收缩与回归原位。
优选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第一孔洞内底壁上表面,所述第二立柱设置在延伸块底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外周边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孔洞内底壁和延伸块底部相抵接,有助于减少使用过中产生的振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两端对称设有条形孔洞,所述第二立柱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孔洞,所述条形孔洞和第二孔洞通过固定杆贯穿连接,便于提高构件之间的整体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呈圆环型,所述第一立柱直径大于第二立柱,便于第二立柱在第一立柱内部活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构件的组装。
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通过滑动连接,有助于第二挡板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庆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庆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1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现调蜂蜜水的饮料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雨水预处理的水力颗粒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