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9674.X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南琪;王爱杰;王旭;路璐;冯骁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1665 | 代理人: | 高晓丽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数据 处理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处理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针对现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内壁上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侧和底侧的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附着板,且附着板靠近壳体的一侧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毛刷,所述凹槽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横孔,所述附着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人们可以很好地将数据处理器的散热孔上积聚的灰尘除去,操作简单便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人工智能芯片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性能数据处理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数据处理器为乘法器、加法器或乘累加器。神经网络算法作为智能芯片广泛应用的算法之一,通过乘累加器进行乘累加运算在神经网络算法中是一种常见的操作。
但是目前的数据处理器的散热孔内容易积聚灰尘,不便于人们进行清理,一旦散热孔被灰尘堵住将极大地影响数据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内壁上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侧和底侧的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附着板,且附着板靠近壳体的一侧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毛刷,所述凹槽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横孔,所述附着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杆的一端,且操作杆的另一端贯穿横孔,并延伸至移动块外,所述横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且L型孔内滑动安装有L型杆,L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外。
优选的,所述凹槽顶侧和底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同一个附着板上。
优选的,所述滑槽靠近壳体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和移动块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磁铁,且两个磁铁的磁性相反。
优选的,所述L型孔顶部的内壁上等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的一端,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杆上。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顶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L型杆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若要对散热孔上积聚的灰尘进行清除,首先向上拨动L型杆使其从限位槽内移出,然后附着板上的毛刷就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从凹槽内拉出,然后手动上下拨动移动块,此时散热孔上的灰尘就会被清除;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人们可以很好地将数据处理器的散热孔上积聚的灰尘除去,操作简单便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尘型数据处理器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热孔、3移动块、4凹槽、5附着板、6滑槽、7滑块、8第一弹簧、9毛刷、10磁铁、11横孔、12操作杆、13L型孔、14L型杆、15第二弹簧、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9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下壳平整调节台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高频数据线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