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4336.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生;邹学武;邵海涛;李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1/00;B66C15/00;B66D1/54;B66D1/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刘旋 |
| 地址: | 25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行车 安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包括主体、移动支脚、横移装置与吊索;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铰轮通过键连接;铰轮两端设有外齿结构;传动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外齿啮合;自由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卡环与轮盘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导向槽内,复位弹簧与伸缩齿压接;拉线顶端与伸缩齿固定连接,拉线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卡环,拉线底端与电动绞车缠绕连接;电动绞车安装于轮盘轴心位置。本工作原理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直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铰轮,提高了吊装速度,同时保证了行车运行安全,避免了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是人们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二为分别驱动。桥式起重机的特点是可以使挂在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桥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大、小车运行机构。依靠这些机构的配合动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立方形空间内起升和搬运。
传统行车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出现断电问题时可利用蜗轮蜗杆的止回效果避免吊索的下坠,保护施工安全,但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较慢的传动速度,因此吊装速度相对较慢,降低了施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移动支脚、横移装置与吊索;主体横置,主体侧面或底面设有横移导轨,横移导轨与横移装置滑动连接;移动支脚纵向安装,两个移动支脚分别位于主体两端且固定连接;移动支脚与地面滑轨滑动连接;横移装置与吊索连接;横移装置内设有第一电机、铰轮、传动齿轮与自由齿轮;第一电机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铰轮通过键连接;铰轮两端设有外齿,铰轮中心位置设有铰槽,吊索顶端位于铰槽内并缠绕连接;传动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外齿啮合;自由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自由齿轮中心位置均分别开有沟槽,吊索与沟槽挂接并呈现S形状;自由齿轮的轮盘为空心结构,轮盘内设有伸缩齿、导向槽、复位弹簧、卡环、拉线与电动绞车,轮盘侧面开有与伸缩齿顶端对应的矩形通孔;导向槽位于轮盘内壁且固定连接,伸缩齿底端位于导向槽内并滑动连接;卡环位于导向槽近心端,且卡环与轮盘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导向槽内,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伸缩齿、卡环压接;拉线顶端与伸缩齿固定连接,拉线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卡环,拉线底端与电动绞车缠绕连接;电动绞车安装于轮盘轴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吊索底端连接有可拆卸吊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动绞车失效状态下伸缩齿的顶端弹出自由齿轮轮盘;伸缩齿弹出状态下,外齿、传动齿轮与伸缩齿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意外状况下的系统断电使得行车内电力系统瘫痪,电动绞车进入失效状态,电动绞车失效状态下伸缩齿的顶端弹出自由齿轮轮盘,伸缩齿弹出状态下,外齿、传动齿轮与伸缩齿相互啮合,由于三齿轮两两相互啮合时无法运转,因此铰轮停止转动,吊索停止运行,起到保证行车安全的效果。本工作原理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直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铰轮,提高了吊装速度,同时保证了行车运行安全,避免了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由齿轮弹出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4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