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19587.8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9/78;H01L23/6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 地址: | 52343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场效应 晶体管 | ||
1.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封装体(10),所述绝缘封装体(10)内设有场效应管芯片(20),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漏极焊接于D极导电脚(30)上,所述D极导电脚(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S极导电脚(40)和G极导电脚(50);
所述S极导电脚(40)通过S极导电桥片(60)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源极连接,所述S极导电桥片(60)紧贴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源极和所述S极导电脚(40)上,所述S极导电脚(40)上固定有S极定位柱(41),所述S极导电桥片(60)中设有S极定位孔(61),所述S极定位柱(41)接插于所述S极定位孔(61)中;
所述G极导电脚(50)通过G极导电桥片(70)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栅极连接,所述G极导电桥片(70)紧贴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栅极和所述G极导电脚(50)上,所述G极导电脚(50)上固定有G极定位柱(51),所述G极导电桥片(70)中设有G极定位孔(71),所述G极定位柱(51)接插于所述G极定位孔(7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D极导电脚(30)包括依次连接的D极上平板(301)、D极立板(302)和D极下平板(303),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漏极焊接于所述D极上平板(301)上;所述S极导电脚(40)包括依次连接的S极上平板(401)、S极立板(402)和S极下平板(403),所述S极定位柱(41)固定于所述S极上平板(401)上;所述G极导电脚(50)包括依次连接的G极上平板(501)、G极立板(502)和G极下平板(503),所述G极定位柱(51)固定于所述G极上平板(5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封装体(10)的底部固定有散热陶瓷座(90),所述散热陶瓷座(90)中设有凹陷槽(91),所述D极上平板(301)位于所述凹陷槽(91)中,所述S极上平板(401)和所述G极上平板(501)均位于所述散热陶瓷座(9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陶瓷座(90)上还设有若干加固槽(92),所述加固槽(92)位于所述S极上平板(401)和所述G极上平板(501)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极定位柱(41)和所述G极定位柱(51)均为导电银胶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G极导电桥片(70)靠近所述S极导电桥片(60)的一端形状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中栅极的形状相同,所述G极导电桥片(70)与所述S极导电桥片(60)之间连接有绝缘胶层(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层(80)的底部固定有绝缘凸条(81),所述绝缘凸条(81)位于所述场效应管芯片(2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95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监测用样品保存箱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配件可连续冲压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