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14212.2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胡义伍;徐启力;王磊;储丽;赵丙文;房涛;朱秀华;吴堃;房媛媛;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陈国俊 |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标准 封装 scr 系统 混合 装置 | ||
1.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流管、导流板、混合管、多孔板;
所述壳体设有进液口、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都呈圆形且分别设置在壳体同一侧面的两端;
所述导流管的侧壁设有三个第一矩形通孔和一列均匀排列的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导流板包括矩形挡板和弓形挡板,所述矩形挡板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矩形挡板的第二圆形通孔两边设有第二矩形通孔和与第二矩形通孔匹配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第二矩形通孔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导流片的设置方向与弓形挡板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弓形挡板直径与进气口直径相等,所述矩形挡板与弓形挡板垂直固接;
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二矩形通孔的总面积不小于进气口面积的1.5倍;
所述混合管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混合管的侧壁设有第三矩形通孔,所述混合管的第三矩形通孔面积不小于进气口面积的1.5倍;
所述多孔板呈环形,所述多孔板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三圆形通孔;
所述壳体的进气口设有匹配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矩形挡板设有匹配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矩形挡板的第二圆形通孔密封连接,另一端正对进液口,所述导流管的第一圆形通孔正对进气口,所述弓形挡板密封固接在进气口处且凸向壳体的中间部位,所述壳体的出气口设有匹配的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的中间部位设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有开口的一端与多孔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第一圆形通孔的数量为六到十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为六到十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的第三圆形通孔的直径为六到十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矩形通孔所在弧面所对的圆心角为120°~160°,所述第三矩形通孔所在弧面的对应弦面的垂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锐角为4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与导流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和多孔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4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展放自动刹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