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9564.9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圆 双边 摩托车 后起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包括两个提升架及用于连接提升架的提升把手,所述提升架包括由扁圆管弯折形成的一号弯管及设置在一号弯管下方的一个轮座,在轮座上设置有一个轮胎,在提升架的一号弯管的一端通过插销连接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提升把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提升架的一号弯管未设置支撑座的一端插接,在提升把手的二号弯管端部及提升架的一号弯管端部对应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穿设固定螺栓进行紧固限位。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能有效增加摩托车后起车架的强度,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好,而且可以拆卸,运输包装更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摩托车的后起车架,都是利用圆钢管弯折或焊接后形成的一体产品,其整体的体积大,包装、运输所占的空间大,所以成本高。而且圆形钢管在受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折等情况,影响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有效增强了整体强度,且可以拆卸便于包装运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包括两个提升架及用于连接提升架的提升把手,所述提升架包括由扁圆管弯折形成的一号弯管及设置在一号弯管下方的一个轮座,在轮座上设置有一个轮胎,在提升架的一号弯管的一端通过插销连接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提升把手也由扁圆管弯折形成的二号弯管,所述提升把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提升架的一号弯管未设置支撑座的一端插接,在提升把手的二号弯管端部及提升架的一号弯管端部对应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穿设固定螺栓进行紧固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扁圆管弯折形成提升架和提升把手,提升架与提升把手之间通过插接并利用固定螺栓进行紧固限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其拆卸,包装体积更小,便于运输,降低成本。
所述扁圆管的截面呈由两个相对的平面和两个相对的弧面所围成的环形结构,且所述提升架的一号弯管所弯折的面为扁圆管的弧面,所述提升把手的二号弯管所弯折的面为扁圆管的平面。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一号弯管在承受压力的过程中压力作用于弧面所在方向,所以其所能承载的压力大,变形概率小,设备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强度更高。
所述一号弯管为三部分,相邻的两部分之间呈钝角,两端的两部分之间呈锐角,所述的轮座设置在一号弯管的中间部分上;所述提升把手的二号弯管分为四部分,四部分之间均为弧形过渡。该结构设计,能更好的将摩托车顶起,而且提升把手的左右对称,所以在中间部位为弧形过渡区域,其手持更加舒适。
所述支撑座呈L型的块状结构,所述插销的端部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与提升架之间的插销上套设有压簧。该结构的设计,能实现支撑座相对于提升架可以自由转动及自由伸缩,以适应不同的摩托车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扁圆管双边摩托车后起车架,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摩托车后起车架的强度,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好,而且可以拆卸,运输包装更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9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扁圆管单边摩托车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