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垃圾清理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1225.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杰;汪健;马小婧;笪英兰;何浩;汪欢欢;李家友;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翔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B63B45/02;G01S15/9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花锦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垃圾 清理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无人船,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前端设置开口,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设备主体中设置有垃圾回收仓,垃圾回收仓前端设置开口,垃圾回收仓的开口位于设备主体的开口中;所述设备主体能够漂浮在水面,垃圾回收仓开口的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上,垃圾回收仓中设置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与垃圾回收仓内部空间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抽水装置能够将垃圾回收仓开口处的水抽至垃圾回收仓内部空间中,并排出至设备主体外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驱动装置、抽水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方便的实现水面垃圾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垃圾清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无人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两种办法对水面固体垃圾进行清理:人工乘船使用渔网进行人工捞取。这种办法大量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很低,人工成本高,工作时间受光线和天气限制。市面上存在一些清理水面垃圾的无人化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10826568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清理机,机体呈长方体,机体的机壳一侧设有入水管道,机壳内设有控制板、小型水泵、滤网板、电池,小型水泵为泵体;其要点是所述机壳的入水管道两侧对称设有螺旋桨和螺旋桨电机,泵体内设有叶轮电机,螺旋桨电机、叶轮电机通过线路与核心处理部分的控制板连接,泵体的第一入水孔一端与机壳的入水管道连接,泵体的第一入水孔另一端通过泵体的出水孔与滤网板连接,出水孔的孔口高出滤网板的平面,滤网板下方的机壳设有排水孔。该河道清理机漂浮于水面自动行进或遥控行进,垃圾和河水经过泵体排到滤网板上过滤。另外现有技术中多数清理水面垃圾的无人化设备采用人工遥控进行使用,清理效果受操作者操作水平限制,智能化不高。其他智能化的清理水面垃圾的设备体积很大,外观臃肿,只适合捞取污染重的水域面积比较大的水面上的垃圾,不适合捞取公园,校园池塘,景观湖泊等小面积水域的水面漂浮垃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水面垃圾清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无人船,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前端设置开口,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设备主体中设置有垃圾回收仓,垃圾回收仓前端设置开口,垃圾回收仓的开口位于设备主体的开口中;
所述设备主体能够漂浮在水面,垃圾回收仓开口的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上,垃圾回收仓中设置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与垃圾回收仓内部空间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抽水装置能够将垃圾回收仓开口处的水抽至垃圾回收仓内部空间中,并排出至设备主体外部;
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驱动装置、抽水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面垃圾清理无人船在实际应用时,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整个无人船移动,为其提供动力,当发现水面垃圾时,驱动装置带动无人船移动至垃圾附近,并确保垃圾位于垃圾回收仓开口前方,然后抽水装置开始工作,并将前方的水及垃圾吸入垃圾回收仓内部空间中,水经过垃圾过滤网后排出至设备主体外部,而垃圾则被垃圾过滤网拦住,进而将垃圾收集在垃圾回收仓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方便的实现水面垃圾清理,减轻劳动强度,清理效率较高,成本低,受环境限制较小,另外其整体结构、原理较为简单,结构紧凑,可适用于公园、校园池塘、景观湖泊等水域,能够实现水面上落叶、柳絮等固体垃圾的收集清理等。
优化的,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摄像头。
摄像头能够观察水面情况,观察到垃圾后,可控制设备行进至垃圾处并进行收集,摄像头中的图像传输至设备内的控制单元,设备在水面上巡航时可进行垃圾分辨,分辨出垃圾及所在的位置后,将垃圾吸入设备的垃圾回收仓中,达到收集垃圾的效果。
优化的,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能够照射到设备主体前方。
照明灯能够为设备提供照明,使其能够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工作,避免其受光线及天气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翔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翔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1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缸体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减震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