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1342.9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曹保平;陈桂兵;李和广;蔡央;谢立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F16H57/021;F16H57/03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轴承 飞溅 润滑 结构 | ||
1.一种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部的接油板,其特征在于:接油板包括分别设置在变速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轴承安装孔上方处的前接油板和后接油板,前接油板和后接油板都呈V字型结构,当变速器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成整体后,前接油板和后接油板贴合形成完整的V字型接油板,接油板上方形成储油腔;且前接油板和后接油板的两端处都设有进油口,前接油板和后接油板的V型底端处都设有连通至轴承位置处的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接油板与变速器前壳体一体成型,后接油板与变速器后壳体一体成型,当变速器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成整体后,接油板成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接油板的V型两边的形状为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接油板的V型底端位于变速器主动齿轮轴承安装孔和中间齿轮轴承安装孔的结合点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接油板的V型底端与主动齿轮轴承安装孔的侧面及中间齿轮轴承安装孔的侧面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接油板V型底端与前壳体面板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连通至主动齿轮轴承和中间齿轮轴承处的油孔,后接油板V型底端与后壳体面板连接的位置处也设有连通至主动齿轮轴承和中间齿轮轴承处的油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壳体内还设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固液混合设备
- 下一篇:五轴柄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