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70755.9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玲;安全珍;孙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F16F15/04;F16F15/06;B25J11/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组装 微小 零件 机器人 自动化 装配 设备 | ||
1.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装配底座(100)、装配机构(200)、红外线识别器(300)、传输机构(400)以及传输底座(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座(100)包括固定块(150)以及第一电机(160),所述装配机构(200)包括装配机构本体以及吸附头(280),所述红外线识别器(300)包括连接块(310),所述传输机构(400)包括传输电机(410)、第一传输辊(420)以及第二传输辊(430),所述传输底座(500)包括传输底座本体,所述两个固定块(150)上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电机(160)侧表面焊接,所述两个第一电机(160)一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转动轴,所述装配机构本体一端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转动轴旋转配合,所述两个连接块(310)一端均与吸附头(280)侧表面焊接,所述传输电机(410)一端与传输底座本体内部一侧表面焊接,所述传输底座本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以及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传输辊(420)一端与第一通孔旋转配合,所述第二传输辊(430)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旋转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座(100)还包括装配底座本体、安装螺栓(110)、第一减震器(120)、第一减震弹簧(130)、大型电机(140)以及旋转座(170),所述装配底座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所述安装螺栓(110)分别与若干安装孔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第一减震器(120)一端均与装配底座本体上表面焊接,若干所述第一减震器(12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一减震弹簧(130)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30)另一端均与大型电机(140)一端焊接,所述大型电机(140)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座(170)与旋转轴旋转配合,所述两个固定块(150)下表面均与旋转座(170)上表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200)还包括第二电机(210)、第一气缸(220)、伸缩臂(230)、第三电机(240)、第二气缸(250)、伸缩管(260)以及装配电机(270),所述第二电机(210)安装于装配机构本体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机(210)一端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伸缩臂(230)与第二转动轴旋转配合,所述伸缩臂(230)一端与第一气缸(220)一端焊接,所述第三电机(240)安装于伸缩臂(230)另一端,所述第三电机(240)一端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气缸(250)一端与第三转动轴旋转配合,所述第二气缸(250)另一端与伸缩管(260)一端焊接,所述伸缩管(260)另一端与装配电机(270)一端焊接,所述装配电机(270)另一端设有第一圆轴,所述吸附头(280)一端与第一圆轴旋转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识别器(300)还包括红外线识别器本体、旋转管(320)以及识别头(330),所述两个连接块(310)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孔,所述旋转管(320)分别与两个限位孔旋转配合,所述红外线识别器本体一端与旋转管(320)侧表面焊接,所述红外线识别器本体另一端与识别头(330)一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00)还包括传输机构本体,所述传输电机(410)另一端设有第二圆轴,所述第一传输辊(420)另一端与第二圆轴旋转配合,所述传输机构本体一端与第一传输辊(420)旋转配合,所述传输机构本体另一端与第二传输辊(430)旋转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组装微小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底座(500)还包括第二减震弹簧(510)、第二减震器(520)以及支撑座(530),若干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10)一端均与传输底座本体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1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二减震器(520)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减震器(52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座(530)一端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07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铲机棚提升出口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