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51207.1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雷;金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佳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B66C13/04;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吴贻秀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驱动 轮座吊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吊具,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包括底座、竖直杆、水平杆,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与竖直杆连接,所述竖直杆的顶端与水平杆连接,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设置设置有吊取装置,所述吊取装置包括固定箱、第二伺服电机、第一勾柄、第二勾柄、两个摆动杆,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摆动杆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接座铰接,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勾柄和第二勾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侧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铰接座,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吊取稳定,不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吊具。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机械分为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其他机械等,在挖掘机械中的驱动轮是挖掘机移动的动力元件,驱动轮座是履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焊接加工的要求很高,履带梁在制造过程中,驱动轮座底板及驱动轮安装板需要与拼焊或工装平台垂直,驱动轮座吊装要求较高。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驱动轮座进行吊装的过程中,因驱动轮的尺寸和质量不同,在吊装的过程中,调整不方便,在吊装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驱动轮座进行便捷的转移,其转移困难,消耗大量的人力,吊装过程中,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摇晃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吊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吊具,包括底座、转动盘、竖直杆、水平杆、驱动轮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与竖直杆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杆的顶端与水平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吊取装置,所述吊取装置包括固定箱、第二伺服电机、第一勾柄、第一铰接杆、第二勾柄、第二铰接杆、两个摆动杆,所述固定箱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分别与两个摆动杆的铰接,两个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勾柄和第二勾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螺纹杆相螺旋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侧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与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与另一摆动杆铰接,所述第一勾柄和第二勾柄之间设置有驱动轮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的底端内壁上,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的底端内壁上还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底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穿过底座的顶端且旋转轴的顶端与转动盘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置有隔音层。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相对螺纹杆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使装置进行任一角度的旋转,方便对于周围的驱动轮座的吊取和移动,无需人工进行搬运,节省了劳动力,通过设置的吊取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直径和不同质量的驱动轮座进行调节,实现了对于多种驱动轮座的吊取,保证了驱动轮的垂直,减少了驱动轮的倾斜,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搬运便捷,吊取稳定,不易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佳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佳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1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机械防盗锁
 - 下一篇:瓷眼干压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