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盘筒拉拔机的料尾自动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31456.4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闫瑞;廖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32 | 分类号: | B21C47/32;B21C47/08 |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孙海燕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拔 自动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盘筒拉拔机的料尾自动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循环轨道和抓取机构,所述循环轨道包括固定轨道、摆动轨道以及关节,所述关节能够控制摆动轨道进行摆动,所述固定轨道和摆动轨道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备料位料筐上的夹持机构取下并转移至固定轨道上,当摆动轨道搭接于所述收料位料筐时,所述抓取机构推动固定轨道上最末端的夹持机构向前运动而将摆动轨道上最前端的夹持机构推离轨道同时夹持于收料位料筐边沿,所述夹持机构夹紧于所述收料位料筐的边沿并能够托住下落的料尾。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料尾下落的过程中将料尾自动托住,从而有利于实现整个拉拔机的全自动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筒拉拔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盘筒拉拔机的料尾自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拉拔机,如图1所示,由于被拉拔材料17从坯料到成品需要被多道次拉拔,根据其生产特点,设备为多工位循环工作,料筐循环系统11为封闭周向循环系统,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上有一个圆形料筐,物料以多圈(几十圈到上千圈不等)盘卷形式盛放在料筐当中。其中1个料筐为空料筐,其余料筐里有材料。拉拔机10及其拉拔盘筒18(通过旋转提供持续拉拔动力的部件)处在收料位料筐12的上方(如图2所示),此处为拉拔过程的上下游分界点。
在刚开始拉拔时,收料位上的料筐12为空筐,其它料筐15皆为有料料筐,在拉拔工作时,盘筒18、收料位料筐12、放料位料筐14都在旋转。处在上游放料位料筐的材料穿过拉拔模具16,缠绕在拉拔主机盘筒外圆上,通过盘筒的旋转来牵引其连续不断地通过模具进行拉拔,同时缠绕在盘筒上的拉拔材料17连续不断地自上而下落入收料位料筐12中进行收料(如图2所示),此处将最后通过模具并落入料筐的一段物料称为料尾19,物料全部通过后,放料位料筐变为空筐,该物料即完成一次拉拔。然后料筐循环系统11启动,所有料筐同时前进一个工位,刚才放料位上的空筐移到了收料位,准备再次收料,备料位料筐13(装有物料)移到放料位,准备进行拉拔,当所有料筐里的物料都被拉拔了一遍,即为完成一个道次的拉拔,此时更换更小的模具,进行下一个循环(即下一道次拉拔),周而复始,直到被拉拔材料达到成品尺寸为止。
生产过程中,工人在需要备料位对待拉拔材料进行矫直、润滑、制头等拉拔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在收料时,最后一圈料尾自上而下落入料筐,跟前面的料混在一起,在这一环节工作中,工人首先要找到并抓起料筐中的料尾,然后对其进行矫直、润滑、制头等拉拔前的准备工作,为下一道次拉拔做好准备。因此设备无法脱离人员自动运行,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将拉拔机做成全自动化设备,目前已经能够实现自动矫直、润滑、制头等工作,但是料尾的分辨和抓取这一工序成为了推动拉拔机整体自动化的一个难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盘筒拉拔机的料尾自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在料尾下落的过程中将料尾自动托住,来配合自动制头等工作,从而实现了整个拉拔机的全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盘筒拉拔机的料尾自动支撑装置,所述盘筒拉拔机包括料筐循环系统,所述料筐循环系统上设有收料位料筐、备料位料筐和放料位料筐,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循环轨道和抓取机构,所述循环轨道包括固定轨道、摆动轨道以及连接于该固定轨道和摆动轨道的关节,所述关节能够控制摆动轨道进行摆动,所述固定轨道和摆动轨道上设有若干串联并相互顶靠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能够一起沿循环轨道移动;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备料位料筐上的夹持机构取下并转移至固定轨道上,当摆动轨道搭接于所述收料位料筐时,所述抓取机构推动固定轨道上最末端的夹持机构向前运动而将摆动轨道上最前端的夹持机构推离轨道同时夹持于收料位料筐,所述夹持机构夹紧于所述收料位料筐的边沿并能够托住下落的料尾而不让其落入料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1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枣树病害防治的上药喷壶
- 下一篇:一种侧煤仓磨煤机检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