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28171.5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晟豪;郑宪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排气装置 排污 处理 单元 配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是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汽缸头、一汽缸及一曲轴箱的引擎、一排气导管、一排污处理单元、及一消音器,该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该排污处理单元位于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之间,且连接排气导管,该排污处理单元包括有一排污处理单元本体、至少一设置于排污处理单元本体上的含氧感知器、及一容设于排污处理单元本体内的触媒转换器。其中,由该摩托车的前方观察,该排污处理单元位于引擎中心线与消音器中心线之间。由此,可避免将触媒转换器设置于消音器中,造成消音器制造不易及占用消音器内部容积的困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摩托车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由引擎产生动力,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
目前摩托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内所配置的含氧感知器(Oxygen Sensor或简称O2Sensor)的主要目的是在监控引擎中汽油与氧气的空燃比,含氧感知器会自动将在排气管中所侦测废气中氧气的含量讯息传回摩托车的引擎控制单元(ECU:Engine ControlUnit),氧气含量太多表示空燃比太稀,氧气含量太少则表示空燃比过浓,如果空燃比太稀,引擎控制单元就会驱动喷油嘴多喷一些油把油气增浓,如果空燃比过浓,引擎控制单元就会节制喷油嘴,让它少喷油一点,如此在引擎控制单元快速的运作管控下,很快地就可调整出一个最恰当的空燃比,让每一滴油都发挥最佳效率,达到省油效果。因此,含氧感知器可用来判断排气管中的废气是处于过浓或过稀的状态。
现市面上流通的摩托车,其喷射供油引擎内部必有一上游含氧感知器,安装于触媒转换器上游,用以侦测排气含氧量回馈给引擎控制单元(ECU),引擎控制单元(ECU)通过控制喷油嘴喷油量来控制引擎空燃比,以维持各操作状态下最适合的混合比。但随着污染法规越来越严苛,传统上游含氧感知器无法监测触媒转换器劣化程度,故必须于触媒转换器后方增设一下游含氧感知器以侦测触转换器媒劣化程度。然,在有限的空间下,要在消音器装设上游含氧感知器、触媒转换器、下游含氧感知器等构件,会占用消音器内部容积,且制造不易。
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改善上述的问题,于消音器前的排气导管连接一排污处理单元,并在排污处理单元设置触媒转换器与含氧感知器等构件,可避免将触媒转换器设置于消音器中,造成消音器制造不易及占用消音器内部容积的困扰。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是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引擎、一排气导管、一排污处理单元、及一消音器,该引擎具有一汽缸头、一汽缸、及一曲轴箱,该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该排污处理单元位于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之间,且连接排气导管,该排污处理单元包括有一排污处理单元本体、至少一设置于排污处理单元本体上的含氧感知器、及一容设于排污处理单元本体内的触媒转换器,其中,由该摩托车的前方观察,该排污处理单元位于引擎中心线与消音器中心线之间。
上述排污处理单元配置结构,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至少一部分该排污处理单元位于曲轴箱与汽缸结合面的前方,且在引擎的汽缸与汽缸头结合面的后方。
上述排污处理单元的该触媒转换器中心线与引擎的汽缸中心线近乎垂直。
上述至少一含氧感知器是指二含氧感知器,该二含氧感知器分别位于该触媒转换器的上游与下游,二含氧感知器分别称之上游含氧感知器及下游含氧感知器。
上述至少一含氧感知器是指一含氧感知器,该含氧感知器位于该触媒转换器的下游,又称下游含氧感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8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沉香树的光纤漫反射补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香茶窨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