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马达扭力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7608.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明;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全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马达 扭力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马达扭力测试机,机架顶面具有一工作台,工作台包括检测位、纠偏位、分拣位和装料位,纠偏位和分拣位分别设置在与检测位相邻的一侧,装料位设置于检测位的相对侧,检测位安装至少一检测机构,纠偏位安装至少一纠偏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扭力计、用于将扭力计读数转换为电信号的编码器、检测支架和检测轴,扭力计固定安装于检测支架上部,编码器固定安装于检测支架下部,检测轴分别与编码器和扭力计传动连接。在扭力表下方安装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将扭力表的机械读数转换为电信号,扭力测试机自动判断是否合格,免去人工读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通过机械手对马达进行分类,免去人工判断和分类,降低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力测试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马达扭力测试机。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智能化的普及,很多产品都需要小型或微型马达,在马达完成生产后续对其进行扭力测试,扭力测试主要检测马达转动的扭力,以确定马达是否符合扭力要求,从而判断马达是否合格,而传统的扭力测试机在测试完毕后,需要人工进行读数并判断是否合格,检测效率低,人工判断出错率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马达扭力测试机,自动判断是否合格并分类分拣,效率高,出错率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马达扭力测试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检测机构、纠偏机构、分拣机构和设置于机架的内部的控制电脑,控制电脑分别与检测机构、纠偏机构、分拣机构电性连接,机架顶面具有一工作台,工作台包括检测位、纠偏位、分拣位和装料位,纠偏位和分拣位分别设置在与检测位相邻的一侧,装料位设置于检测位的相对侧,检测位安装至少一检测机构,纠偏位安装至少一纠偏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扭力计、用于将扭力计读数转换为电信号的编码器、检测支架和检测轴,扭力计固定安装于检测支架上部,编码器固定安装于检测支架下部,检测轴分别与编码器和扭力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工作台设置有旋转送料台,旋转送料台的四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马达固定卡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纠偏机构包括纠偏升降架、纠偏电机、纠偏转轴和纠偏杆,纠偏电机固定安装于纠偏升降架的上部,纠偏转轴与纠偏电机传动连接,纠偏转轴与纠偏杆弹性连接,纠偏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马达的传动轴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纠偏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环,连接套环的内部中空,连接套环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开设两个滑动槽,纠偏杆的顶部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一滑块形成一T字形的纠偏杆,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动槽,连接套环的内部设置有一弹簧,弹簧的顶面抵顶连接套环、底面抵顶纠偏杆的顶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检测机构的下方安装有一供电机构,供电机构包括供电升降架和至少两个弹性触杆,弹性触杆活动安装于供电升降架,控制电脑与弹性触杆电性连接,以实现对马达供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检测轴的外围安装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钳和刹车座,刹车钳活动安装于刹车座,刹车钳为U字形,刹车钳相对的两个内侧面活动安装有刹车皮,当刹车时刹车钳向中间移动并夹紧检测轴,以实现快速停止检测轴旋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分拣机构包括机械手、分拣轨道和分拣盘,分拣盘安装于分拣位的一侧,分拣轨道横向安装在分拣位和分拣盘的上方,机械手滑动安装于分拣轨道,分拣轨道的一端安装有轨道电机,轨道电机传动连接机械手,以实现机械手横向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机械手底部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与控制电脑电性连接,以实现对马达的抓取与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分拣盘包括盘位底座、底座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盛装盘,各盛装盘活动安装于盘位底座的顶面,底座驱动机构包括分拣电机、与分拣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丝杆和两个传动轨道,传动轨道竖直安装于盘位底座的两侧的底面并与盘位底座滑动连接,传动丝杆与盘位底座传动连接,以实现成装盘纵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全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全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7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件自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介质损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