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02804.5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0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范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江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502;H01R13/52;H01R13/621;H01B7/02;H01B7/17;H01B7/28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接线 冷却 机构 新能源 汽车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包括线体、插头和外套机构,线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线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套机构,线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套机构,插孔和中孔均设置在冷却筒的内部,冷却筒通过插孔与插管相连接,冷却筒通过中孔与线体相连接,且插管包括管体和密封盖,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纸,密封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塞,密封盖通过橡胶塞与管体相连接,管体的内部放置有冷却液,当线体的温度较高时,收到热传递的影响,线体的温度会传递给管体内部的冷却液,通过热量交换的方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同时吸水纸能够将快要溢出的冷却液吸收,防止出现漏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而新能源汽车电缆不可或缺。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缆在接线端处容易产生高温现象,导致电缆内部损坏,影响了线缆的正常使用,其次,在插头处,也会发生温度过高的现象,也会影响整体的正常使用,使得整体更滑较为频繁。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电缆温度较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接线端冷却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缆,包括线体、插头和外套机构,线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线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套机构,所述线体包括导电体和保护层,导电体和保护层均设置在线体的内部,保护层设置在导电体的外表面;
所述插头包括一级盒、二级盒和端盖,一级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级盒,二级盒的一侧设置有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机构包括冷却筒、插管和定位筒,冷却筒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管,冷却筒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筒,冷却筒与定位筒均活动套接在线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筒包括插孔和中孔,插孔和中孔均设置在冷却筒的内部,冷却筒通过插孔与插管相连接,冷却筒通过中孔与线体相连接,定位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紧锁栓,紧锁栓穿过定位筒与线体相接触,定位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杆,定位筒通过导杆与冷却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管包括管体和密封盖,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纸,密封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塞,密封盖通过橡胶塞与管体相连接,管体的内部放置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包括防水层A、绝缘层、防水层B和填充层,防水层A、绝缘层、防水层B和填充层均设置在保护层的内部,防水层A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绝缘层设置在防水层B的外侧,防水层B设置在填充层的外侧,填充层设置在导电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A与防水层B均为一种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构件,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球,填充球的内部放置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盒包括连接孔、安装槽、通风栅和隔板,二级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连接孔和安装槽,二级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栅,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板,端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端盖通过连接柱与二级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内部设置有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江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江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2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