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界面RFID标签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95961.4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传奇;焦飞;仝杰;张树华;张鋆;张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李晓晓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界面 rfid 标签 | ||
1.一种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设置于基材正面的RFID主控芯片(1)以及设置于基材背面的微带天线(5),RFID主控芯片(1)设置有RF1P引脚、RF1N引脚、SCL引脚、SDA引脚、GND引脚及VDD引脚,其中,微带天线(5)的辐射面与RF1P引脚相连接,微带天线(5)的地线与RF1N引脚相连接,SDA引脚及SCL引脚作为数字通信接口与外界设备相连接,GND引脚及VDD引脚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RFID主控芯片(1)还设置有RF2P引脚及RF2N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微带天线(5)为短路短截线馈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微带天线(5)的地线与RF1N引脚之间通过短路短截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基材上设置有定位孔(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基材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过孔(2)及第二过孔(3),其中,第一过孔(2)内填充有用于连接微带天线(5)的辐射面与RF1P引脚的第一导电材料,第二过孔(3)内填充有用于连接微带天线(5)的地线与RF1N引脚的第二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基材的材质为RF4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基材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分别为90mm、20mm及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微带天线(5)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分别为90mm、20mm及0.0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界面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定位孔(4)的直径为3mm,第一过孔(2)的直径及第二过孔(3)的直径均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59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