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5670.9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9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雷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十堰)胡氏伟业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杨远见 |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翻转 商用 油箱 隔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上部和下部均匀开设有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四板体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五板体;通过第四板体经转轴带动弧形板转动,弧形板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第六板体转动,其中一个第六板体经支撑板和支撑杆配合拉扯弹簧,另一个第六板体经支撑板和支撑杆配合挤压弹簧,两个弹簧同时发生形变,产生弹性势能抵消油液对在第四板体的撞击力,同时在油液恢复平静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可以使得第四板体复位,避免了油箱隔板发生断裂和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本油箱隔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隔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
背景技术
商用车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的2/3-3/4,此外当商用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时,会导致汽车整体晃动,晃动的同时,油箱内部的油液晃动所产生的撞击力会对油箱造成损坏,通常在油箱内部设有隔板,来降低内燃油冲击速度,从而对油箱进行保护。
现有的油箱隔板一般是直接焊接在油箱内部,不可以翻转,油箱晃动时,所产生的撞击力全部作用在油箱隔板表面,使得油箱隔板吸收全部的撞击力,长此以往,会造成油箱隔板发生裂痕,甚至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油箱隔板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旋转油箱隔板,只是单纯地通过转轴焊接在油箱内部两侧,油箱晃动时,所产生的撞击力作用在油箱隔板表面时,油箱隔板发生翻转,增大了油液流动的空间,来降撞击力对油箱隔板所带来的伤害,但同时减小了对油箱的保护能力,进而降低了油箱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翻转的商用车油箱隔板,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上部和下部均匀开设有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四板体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五板体,所述第五板体靠近转轴的一侧开设有相互错位的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相邻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五板体靠近转轴的一侧中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壁通过弹簧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壳体相斥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设有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前表面上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前表面底部开设有均匀排列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通槽,所述第四板体的后表面设有第九板体,所述第九板体的前表面底部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九板体的前表面上部开设有均匀排列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九板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五通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六板体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相邻的一侧焊接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五板体相斥的一侧均焊接有套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一侧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板,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垫板的正前方,所述第四板体靠近所述第九板体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橡胶垫板,所述第二橡胶垫板位于所述第四通槽的正前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九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焊接有第七板体,所述第九板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八板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十堰)胡氏伟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十堰)胡氏伟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5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波段可编程集成收发器
- 下一篇:一种书刊印后收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