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用车稳定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6913.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鹏;张文军;梁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 稳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稳定杆结构,包括稳定杆、为稳定杆提供安装空间的卡箍组件;卡箍组件内部形成有嵌装空间,卡箍组件的嵌装空间内安装有衬套;衬套中部开设有稳定杆插接通孔,稳定杆穿设于稳定杆插接通孔内;稳定杆的直径为24mm,且稳定杆的材质为60Si2Mn弹簧钢;衬套内部具有材质为SAPH440的金属骨架。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杆结构通过优化结构实现稳定杆系统在整车中的轻量化设计,减少了稳定杆整车的装配工序,提高整车装配效率;对稳定杆和衬套硫化处理,保证金属与橡胶之间最有粘接,硫化后的衬套刚度远大于普通衬套结构的刚度,在同等条件下实现更大的侧倾刚度,且硫化后的稳定杆不存在横向窜动的情况,可以取消稳定杆的定位环来进一步减重和降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立悬架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稳定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横向稳定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独立悬架车型,其功能是防止汽车在转弯或左/右轮受到不同的载荷时产生侧翻,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横向稳定杆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通常需要在副车架、转向拉杆、摆臂、驱动轴等零件的空间布置完成后,才进行稳定杆的空间布置,为了满足与周边零件的安全间隙距离,通常稳定杆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在使用过程存在装配麻烦、异响、干涉等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有技术中稳定杆、衬套、卡箍与副车架单独安装,费时费力,影响装配节奏,且存在因装配问题而产生形式异响的问题;
2、衬套、卡箍、稳定杆单独安装的稳定杆结构一般总成刚度较小,为了减少侧倾,因稳定杆结构复杂多不能采用空心结构实现,通常需要增加稳定杆直径,存在增大设计质量及降低耐久的风险;
3、较粗的稳定杆有成型不到位而产生干涉风险或为了成型而增加多道工序增加设计成本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研发一种新型乘用车稳定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整车侧倾刚度、减小稳定杆直径从而实现轻量化设计、解决稳定杆衬套窜动问题的乘用车稳定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用车稳定杆结构,该稳定杆结构包括:
稳定杆;
为所述稳定杆提供安装空间的卡箍组件;
所述卡箍组件内部形成有嵌装空间,所述卡箍组件的嵌装空间内安装有衬套;
所述衬套中部开设有稳定杆插接通孔,所述稳定杆穿设于所述稳定杆插接通孔内;
所述稳定杆的直径为24mm,且所述稳定杆的材质为60Si2Mn弹簧钢;
所述衬套内部具有材质为SAPH440的金属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组件包括:
位于底部的下压板;以及
与所述下压板装配固定的卡箍;
所述卡箍的中部形成为弧形结构的卡箍本体,所述卡箍本体的两侧形成为水平延伸的连接体;
所述卡箍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下压板装配固定;
所述卡箍本体的内侧被配置为所述嵌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通过厚度为4mm的SAPH440板材冲压成型;
所述下压板通过厚度为2mm的SAPH440板材冲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的中部向下凸出有直径为10mm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6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螺旋螺杆
- 下一篇:一种瓷砖生产用精准修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