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跨座式单轨竖向分离式停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2821.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捷;丛嘉珅;杨晓宇;张嘉峻;周宇冠;赵春光;乔俊;接小峰;王金;张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08 | 分类号: | E01B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纪元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跨座式 单轨 竖向 分离 停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跨座式单轨竖向分离式停车系统,包括正线终点线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梁、分离式轨道梁以及第二轨道梁;所述分离式轨道梁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轨道梁锚固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底部分别设有M型桥墩;所述M型桥墩上设有竖向的升降卡槽,所述分离式轨道梁两端分别锚固于相对的升降卡槽上以沿其竖向移动;地面上设有轨道梁存放区和停车检修库,分别用于存放空的分离式轨道梁和存放所述分离式轨道梁及其顶部的列车。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原本停车场出入线、咽喉等结构占用的空间,充分节省空间,实现线路端点处有限用地范围内车辆的存放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轻型跨座式单轨竖向分离式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一种,是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交通系统。由于跨座式单轨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许多城市都在进行跨座式单轨前期规划研究工作,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轻型化是跨座式单轨的重点研究方向,定位为中运量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加密补充和中小城市的骨干交通。为保证跨座式单轨系统的高效运营,需设置车辆段和停车场,负责车辆的收发、存放和维护检修。一般轨道交通段场由正线引出出入线连接、并设置咽喉区连接多个平行列位,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大城市中全线都设置于核心区的线路来说,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段场选址困难;对于总里程较长的线路,在车辆段外需增设停车场,以提高运营效率,因此导致段场占地过多,不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需要在更小的用地范围内实现车辆收发、存放和维护检修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法包括在线路终端增设停车线、车辆通过公路运输返厂维修等方式,车辆的检修维护不便,对运营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跨座式单轨竖向分离式停车系统,省去了原本停车场出入线、咽喉等结构占用的空间,充分节省空间,实现线路端点处有限用地范围内车辆的存放和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轻型跨座式单轨竖向分离式停车系统,包括正线终点线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梁、分离式轨道梁以及第二轨道梁;
所述分离式轨道梁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轨道梁锚固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底部分别设有M型桥墩,两者端部分别支撑于对应的M型桥墩上;
且所述M型桥墩上设有竖向的升降卡槽,所述第一轨道梁底部M型桥墩上设置的升降卡槽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底部M型桥墩上设置的升降卡槽相对应,且所述分离式轨道梁两端分别锚固于相对的升降卡槽上以沿其竖向移动;
地面上设有轨道梁存放区和停车检修库,分别用于存放空的分离式轨道梁和存放所述分离式轨道梁及其顶部的列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M型桥墩包括横梁、中间立柱以及设于所述中间立柱横向两侧的侧立柱,且侧立柱上对应设有竖向的升降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式轨道梁的端面上部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锚固,端部下部与所述升降卡槽锚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式轨道梁底部横向设有若干辅助轮,以现实其在地面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存放区和所述停车检修库分别设于运营线地面横向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梁、分离式轨道梁以及第二轨道梁的顶面标高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式轨道梁纵向长度大于列车的长度,以使列车首尾均位于所述分离式轨道梁上。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2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