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QPQ处理技术的坩埚前序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0201.X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qpq 处理 技术 坩埚 预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QPQ处理技术的坩埚前序预热装置,包括外基座以及外基座上固定连接的加热设备,所述外基座内腔间隙配合有内托盘、外坩埚壳以及内坩埚壳,所述外基座内腔固定连接有挡口,内坩埚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盘,所述挡口与第一挡盘抵接,所述内托盘底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内托盘顶端与第二挡盘抵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空腔式侧壁预热机构,实现了对于内坩埚壳以及外坩埚壳进行方便的预热操作,采用了滑道式间距可调贴合加热结构,实现了内坩埚壳与外坩埚壳之间的贴合以及侧向加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坩埚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QPQ处理技术的坩埚前序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坩埚是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用来对液体或固体进行高温加热。
坩埚在现代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坩埚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预热,同时预热过程中操作较为不便,容易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坩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热操作容易造成坩埚的冷热膨胀不均,从而造成坩埚加热时容易产生裂痕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坩埚预热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QPQ处理技术的坩埚前序预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QPQ处理技术的坩埚前序预热装置,包括外基座以及外基座上固定连接的加热设备,所述外基座内腔间隙配合有内托盘、外坩埚壳以及内坩埚壳,所述外基座内腔固定连接有挡口,内坩埚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盘,所述挡口与第一挡盘抵接,所述内托盘底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内托盘顶端与第二挡盘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基座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托盘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滑块底端与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顶部壳体处周向转动连接有转口,所述转口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滑块与螺纹杆螺纹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口贯穿滑槽顶端壳体处且与外基座开口处轴向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坩埚壳与内坩埚壳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外基座与内托盘之间间隙配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空腔式侧壁预热机构,由于采用了外坩埚壳与内坩埚壳之间的间隙配合,以及挡口与第一挡盘之间的抵接,又由于采用了内托盘与第二挡盘之间的抵接,以及外基座与内托盘之间的间隙配合,同时由于采用了外基座内腔固定安装的加热设备,实现了加热设备通过外基座与内托盘之间的间隙处以及外坩埚壳与内坩埚壳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快速的热量传递,从而实现了对于内坩埚壳以及外坩埚壳进行方便的预热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滑道式间距可调贴合加热结构,由于采用了内托盘上开设的开口槽,又由于采用了滑块与内托盘之间固定连接的连杆,以及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同时由于采用了螺纹杆与滑块之间的旋合连接,以及转口与外基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通过转口带动内托盘以及外坩埚壳的上下位移,从而实现了内坩埚壳与外坩埚壳之间的贴合以及侧向加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0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收割机碎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提升炉体的卷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