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iC/Si混合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0265.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2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犁;娄修弢;诸葛慧子;史雯;雷峥子;谢子建;陶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H02M7/5387;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si 混合 三相 电平 anpc 逆变器 拓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iC/Si混合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拓扑结构,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拓扑结构包括工频模块和高频模块;所述工频模块和高频模块均包含多个功率管,工频模块中功率管均采用Si IGBT,高频模块中功率管均采用SiC MOSFET。在利用SiC器件性能优势的同时,实现降低电路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iC/Si混合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基于Si IGBT的传统逆变器,开关频率普遍低于20kHz,效率、功率密度难以进一步优化。SiC功率器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开关频率高、损耗低等优势,但若直接全部用SiC器件进行替换,会极大地提高逆变器的成本,限制了SiC器件在逆变器领域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对于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开关数量较多,选择不同位置的Si器件换作SiC器件,将开关损耗集中至SiC MOSFET,由Si IGBT承担通态损耗,能够充分发挥SiC功率管的性能优势,在有效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实现高性价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SiC/Si混合型三相三电平ANPC 逆变器拓扑结构,每相中有四个开关管采用SiC MOSFET,其余开关管采用Si IGBT。在充分利用SiC器件性能优势的同时,实现SiC器件及逆变器整体的损耗均衡分布。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SiC/Si混合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拓扑结构,包括直流电源Udc、直流分压电容C1、直流分压电容C2,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桥桥臂A、桥臂B、桥臂C,输出滤波电感、输出滤波电容以及负载电阻,直流分压电容C1的正极端与直流电源Udc的正极连接,构成的节点为电位点P,直流分压电容C1的负极端与直流分压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构成的节点为电位点O,直流分压电容C2的负极端与直流电源Udc负极连接,构成节点为电位点N;
所述桥臂A包括功率管Sa1到Sa6,功率管Sa1的漏极与电位点P连接,功率管Sa1的源极与功率管Sa5的集电极和功率管Sa2的漏极连接,功率管Sa5的发射极与功率管Sa6的集电极和电位点O连接,功率管Sa6的发射极与功率管Sa4的漏极和功率管Sa3的源极连接,功率管Sa4的源极与电位点N连接,功率管Sa2的源极与功率管Sa3的漏极连接,节点为电位点A,作为逆变器A相输出端。
所述桥臂B包括功率管Sb1到Sb6,功率管Sb1的漏极与电位点P连接,功率管Sb1的源极与功率管Sb5的集电极和功率管Sb2的漏极连接,功率管Sb5的发射极与功率管Sb6的集电极和电位点O连接,功率管Sb6的发射极与功率管Sb4的漏极和功率管Sb3的源极连接,功率管Sb4的源极与电位点N连接,功率管Sb2的源极与功率管Sb3的漏极连接,节点为电位点B,作为逆变器B相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0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拉盖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磁效果的金刚石钻头钎焊中频感应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