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7302.5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陈韶忠;李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仿真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A47G2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邵穗娟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机器人 托盘 传感 支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送餐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竖立支架,所述竖立支架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L型支撑杆的顶端,左右两端的L型支撑杆的末端之间水平设置有菜品托盘,所述菜品托盘上设置有菜品传感器,所述L型支撑杆上还套设有仿真手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模仿服务员手部端起托盘的样式重新设计了送餐机械人的托盘支撑机构,可稳定地放置菜品并提高用户对自动送餐设备的接受度,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中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多,机器人也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在的餐饮行业多是以人力进行送餐等服务,工作强度较高,对劳动人员的精神及体力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人员工资投入亦较大。因此,很多餐厅开始使用送餐机器人。但是,一般的送餐机器人托盘支架部分为机械设备造型设计,样式较为生硬,亦无法稳定感知托盘上是否具有菜品,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一般的送餐机器人的托盘支架部分样式生硬,无法稳定感知托盘上是否具有菜品,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
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竖立支架,所述竖立支架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L型支撑杆的顶端,左右两端的L型支撑杆的末端之间水平设置有菜品托盘,所述菜品托盘上设置有菜品传感器,所述L型支撑杆上还套设有仿真手臂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外侧安装有裙摆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裙摆支架包括梯形围板,所以梯形围板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竖立支架至裙摆支架的外侧套设有仿真裙摆。
进一步地,所述菜品传感器包括对称设置于菜品托盘左右两端的光栅发射端和光栅接收端。
进一步地,所述菜品托盘的底部的四个角点与L型支撑杆之间均连接有竖直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支撑结构模仿服务员手端托盘的姿势,外形亲和力较强,可提升用户接受度。
2、L型支撑杆可稳定支撑托盘,稳固度高。
3、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除去一侧的仿真手臂层和仿真裙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底盘,2-竖立支架,3-L型支撑杆,4-菜品托盘,51-光栅发射端,52-光栅接收端,6-仿真手臂层,7-裙摆支架,8-仿真裙摆,9-竖直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一般的送餐机器人的托盘支架部分样式生硬,无法稳定感知托盘上是否具有菜品,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仿真送餐机器人托盘传感支撑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仿真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仿真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7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