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5669.5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7/12;B24B47/04;B24B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打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打磨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平台、工件夹持装置以及打磨装置,工作平台被配置为能够沿X轴以及Y轴往复移动;工件夹持装置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待打磨工件围绕垂直XY平面的轴线以及垂直YZ平面的轴线旋转;打磨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被配置为沿Z轴往复移动并在下移到与待打磨工件接触时对所述待打磨工件进行打磨。本方案中工件夹持装置和工作平台共同作用,可以使得夹持在工件夹持装置的工件在X轴、Y轴滑行以及围绕平行于X轴的轴线和平行于Y轴的轴线旋转,这样满足了待打磨工件在周向方向的多个面可以在同一个执行过程被打磨,同时方便安装多个工件,提高打磨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对零件表面进行处理的一种工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工件的表面的打磨处理往往采用人工打磨的操作方式,这样导致打磨的效率较低而且打磨质量不佳;同时采用人工操作产生的飞尘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出现了一些自动化打磨设备实现对零件表面进行处理。这些设备多采用在XYZ三个方向移动以控制打磨轮的位置调整达到打磨效果。采用这样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操作效率以及打磨质量,同时避免了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
尽管上述自动化打磨设备能够对零件实现自动打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这类打磨设备仅能在三维方向移动,仅能对零件的一个表面进行打磨,这样对于多个面需要打磨的零件则需要在打磨完一个面之后将零件转换方向后再进行打磨,这样导致打磨效率不高。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件打磨设备,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打磨设备由于位置调整方向受限导致不能对工件多个方向进行打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件打磨设备,包括:
机架;
工作平台,设于所述机架上,被配置为能够沿X轴以及Y轴往复移动;
工件夹持装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待打磨工件围绕垂直XY平面的轴线以及垂直YZ平面的轴线旋转;
打磨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被配置为沿Z轴往复移动并在下移到与待打磨工件接触时对所述待打磨工件进行打磨。
进一步的,在打磨装置上方具有打蜡装置,该打蜡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沿着 Z轴和X轴往复移动;该打蜡装置在Z轴下移至与打磨装置的打磨轮接触后实现对打磨轮进行涂蜡。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沿Y轴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沿X轴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移动输出端;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移动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夹持装置具有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输出端,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围绕垂直XY平面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围绕垂直于YZ平面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转动端固定连接的装配板,该装配板上具有用于装配载具台的至少一组装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滑板、与该滑板连接用于驱动该滑板沿Z轴往复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滑板上的打磨机构,该打磨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5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进行土地管理规划的模型沙盘
- 下一篇:一种牙科椅用新型吹吸式排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