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单元垂直压弯疲劳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0972.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方中九;李岩;韩志刚;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单元 垂直 疲劳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单元垂直压弯疲劳工装,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总成,滚筒总成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与滚筒总成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主体框架,支撑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驱动单元的压板,压板上设有调心圆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固定驱动单元的安装架,同时在安装架上端设有压板,压板对驱动装置进行加压,而且两端的驱动部上均设有调心圆槽,用于保证加载油缸的压力可以准确作用在被试电驱动单元输出轴线上,这样可以防止试验过程中驱动单元安装架产生翻转同时也保证了被试电驱动单元的受力情况与整车相同,此外还设有防倾覆装置,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单元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驱动单元垂直压弯疲劳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叉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增高,电驱动单元作为主要驱动部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动叉车上,电驱动单元与以往驱动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真正意义的桥,它是左右两件配对使用分别装配在叉车车架上,两台电机分别对其驱动,两台电机在同一电控的控制下实现整车前进、后退、转弯等各种动作。因此电驱动单元壳体就替代了驱动桥承载了叉车所有的前驱负荷。行业内对驱动桥规定了垂直压弯疲劳试验方法,此方法要求在2倍额定载荷交变作用下不得少于25万次,由于电驱动单元执行了驱动桥的功能所以其也要通过相关的试验测试。由于电驱动单元为单体结构无法使用现有驱动桥的试验工装,所以垂直压弯疲劳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垂直压弯疲劳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单元垂直压弯疲劳工装,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总成,所述滚筒总成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包括与所述滚筒总成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主体框架,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驱动单元的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调心圆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座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总成设有两个,滚筒总成上端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支撑架、滚筒总成通过螺栓孔、螺纹孔进行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防倾覆装置,所述防倾覆装置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安装架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板通过连接孔与所述主体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通过轮辋螺栓与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与驱动单元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上方设有加载油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固定驱动单元的安装架,同时在安装架上端设有压板,压板对驱动装置进行加压,而且两端的驱动部上均设有调心圆槽,用于保证加载油缸的压力可以准确作用在被试电驱动单元输出轴线上,这样可以防止试验过程中驱动单元安装架产生翻转同时也保证了被试电驱动单元的受力情况与整车相同,此外还设有防倾覆装置,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支撑、防倾覆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0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监护仪的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侧拉蓄电池叉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