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3413.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2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申昌;朱喆;王耀民;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62;B60N2/6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第三 下车 汽车 折叠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包括座垫骨架、调角器组件以及通过所述调角器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座垫骨架的后部的靠背骨架,还包括一拖二解锁拉索、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的顶部的上解锁扳手、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的下部的后侧的下解锁拉手,所述一拖二解锁拉索的双头端分别与所述上解锁拉手和所述下解锁拉手相连,所述一拖二解锁拉索的单头端与所述调角器组件的调角器解锁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解锁扳手和下解锁扳手,能够便于乘员下车和上车;利用靠背骨架折叠时翻转靠背骨架的运动带动滑轨解锁拉线对滑轨进行解锁,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便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更多的人出行需求多样化,对七座SUV和MPV这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大的需求。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适应不同的乘客乘坐需求,满足不同乘客的使用环境,有了多种的调节功能。对于多排汽车座椅的车辆,乘客要进入车内第三排时,需要将汽车座椅靠背折叠并适当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才能进入,针对现有的具有三排座位的汽车,第三排乘客不方便上下车。普通车型的折叠汽车座椅,乘客进入第三排时,一般依靠座椅靠背上端或靠背外侧的解锁扳手,将汽座椅靠背折叠并向前移动,以扩展上下车空间。这种折叠座椅可以使乘员顺利的进入到第三排乘坐,但当第三排乘客需要下车时,不方便操作下车。处于第三排位置的乘客在下车时,对于解锁方式布置在座椅靠背上端的,用手去操作靠背上端的解锁把手时,由于要向上操作解锁,只能用大拇指抠动解锁把手,需要的力大且不易解锁,操作极不方便;对于解锁方式布置在靠背侧面的,手需要插入座椅靠背和侧围内饰板之间操作把手解锁,操作的间隙较小,且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以提高汽车座椅使用的便利性,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包括座垫骨架、调角器组件以及通过所述调角器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座垫骨架的后部的靠背骨架,还包括一拖二解锁拉索、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的顶部的上解锁扳手、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的下部的后侧的下解锁拉手,所述一拖二解锁拉索的双头端分别与所述上解锁拉手和所述下解锁拉手相连,所述一拖二解锁拉索的单头端与所述调角器组件的调角器解锁机构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垫骨架下方的滑轨和滑轨解锁机构,所述靠背骨架和所述滑轨解锁机构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能够将所述靠背骨架向前转动时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滑轨解锁机构以对所述滑轨进行解锁。
进一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靠背骨架同步转动的触动块、铰接在所述调角器组件上的联动块、一端与所述联动块相连的滑轨解锁拉索以及设置在所述联动块上的联动拨片,所述滑轨解锁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轨解锁机构相连,所述触动块用于拨动所述联动拨片以使得所述联动块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滑轨解锁拉索拉动所述滑轨解锁机构。
进一步,所述触动块和所述联动拨片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靠背骨架向前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触动块才与所述联动拨片接触。
进一步,所述滑轨解锁机构包括滑轨解锁杆和连接在所述滑轨解锁杆上的滑轨解锁拨片,所述滑轨解锁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轨解锁拨片相连。
进一步,所述座垫骨架和所述滑轨之间设有使得所述座垫骨架具有向前运动趋势的助力弹簧。
进一步,所述调角器组件包括两块上连接板、两个同轴设置的调角器核心件、两块下连接板和一根调角器连动杆,两块所述上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靠背骨架的下部的左侧和所述靠背骨架的下部的右侧固定连接,一块所述下连接板通过一个所述调角器核心件与一块所述上连接板相连,另一块所述下连接板通过另一个所述调角器核心件与另一块所述上连接板相连,两块所述下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座垫骨架的后部的左侧和所述座垫骨架的后部的右侧相连,两个所述调角器核心件的中心轴分别与所述调角器连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3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印机供纸高精度定位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窗加强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