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梁、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8523.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旸;李佳;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罗纯静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保险杠 总成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撞梁、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及车辆,该防撞梁包括:弹性防撞梁本体(11),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11)的内部中空;隔板(12),形成在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11)的内部,并将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1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14),所述多个腔室(14)中的至少部分腔室(14)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13),所述隔板(12)上形成有通孔(121),每相邻两个腔室(14)通过位于该相邻两个腔室(14)之间的通孔(121)相互连通。由于非牛顿流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能够使防撞梁的强度和刚度根据其受到的碰撞力的速度及大小适应性地进行改变和调整,从而在低速碰撞场景和高速碰撞场景中都能够有效地抵抗撞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撞梁、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车辆的防撞性能,在发生碰撞时保护行人和驾驶舱,车辆上通常设置有防撞缓冲结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防撞缓冲结构通常包括泡沫缓冲结构和金属缓冲梁等。其中泡沫缓冲结构的刚度较低,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可以起到吸能和保护行人的作用,金属缓冲梁具有较大的刚度,用于在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抵抗碰撞力、减小入侵量,起到保护驾驶舱的作用。
由于泡沫缓冲结构和金属缓冲梁分别用于应对低速碰撞场景和高度碰撞场景,在低速碰撞场景,金属缓冲梁不起作用;在高速碰撞场景,泡沫缓冲结构不起作用,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适应低速碰撞场景和高度碰撞场景,通常需要将泡沫缓冲结构和金属缓冲梁层叠在一起,再安装到车身上,以适应高速碰撞场景和低速碰撞场景。然而这会导致由泡沫缓冲结构和金属缓冲梁构成的防撞缓冲结构整体体积和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车辆内的空间利用率和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梁、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包括:
弹性防撞梁本体,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中空;
隔板,形成在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并将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中的至少部分腔室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隔板上形成有通孔,每相邻两个腔室通过位于该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的通孔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非牛顿流体填充在所述下腔室内。
可选地,所述横隔板与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横隔板与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隔板还包括沿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与所述横隔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上腔室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上子腔室,且将所述下腔室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下子腔室。
可选地,所述防撞梁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上的弹性缓冲部,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具有撞击面,所述弹性缓冲部位于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远离所述撞击面的一侧,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内部中空,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上形成有过孔,所述多个腔室中的至少部分腔室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内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多个腔室中的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的腔室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内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还包括沿所述弹性防撞梁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与所述横隔板相互交叉设置,以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上腔室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上子腔室,并将所述下腔室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下子腔室,每个所述下子腔室中均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8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角阀体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拉槽机的板材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