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9287.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力卓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F16B7/22;F16J15/10;F16L21/08;F16L57/04;F16L57/06;B32B1/08;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密闭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管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衔接内管和活动块,所述第一管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内管,且第一管件的右侧内部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管件的右方连接有第二管件,且第二管件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衔接内管,所述衔接内管的内部开设有承接槽,所述第一管件的外部连接有衔接带,且衔接带的上端贯穿连接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的前侧外部连接有活动块。该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高,管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高,从而使管件之间的密闭性高,并且防腐效果好,抗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
背景技术
管件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材料,在生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管件的种类越来越多,但目前的管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般的管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差,管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差,导致管件之间的密闭性低,并且防腐效果差,抗性低,导致使用寿命短,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旨在解决一般的管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差,管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差,导致管件之间的密闭性低,并且防腐效果差,抗性低,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衔接内管和活动块,所述第一管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内管,且第一管件的右侧内部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管件的右方连接有第二管件,且第二管件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衔接内管,所述衔接内管的内部开设有承接槽,所述第一管件的外部连接有衔接带,且衔接带的上端贯穿连接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的前侧外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件的外径长度尺寸等于第二管件的外径长度尺寸,且第一管件的右端纵截面形状呈“凸”字形。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与衔接槽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橡胶垫的纵截面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承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乳胶垫,且承接槽外部衔接内管的中心线与第一管件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栓与衔接带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带的纵截面形状呈环形。
优选的,所述加强内管包括衔接层、耐候层、阻燃层、耐磨层和防腐层,衔接层的内侧设置有耐候层,耐候层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的内侧设置有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密闭性的防腐蚀管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高,管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高,从而使管件之间的密闭性高,并且防腐效果好,抗性高,使用寿命长。
1、设有橡胶垫和乳胶垫,通过承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乳胶垫,能够提高衔接内管与加强内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再通过橡胶垫的纵截面形状呈“T”字形,能够提高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管件之间的密闭性;
2、设有衔接带和调节栓,通过衔接带的纵截面形状呈环形,便于对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再通过调节栓与衔接带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能够提高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的稳定性。
3、设有衔接层和耐候层,通过加强内管包括耐候层、阻燃层、耐磨层和防腐层,能够提高第一管件的耐候效果、阻燃效果、耐磨效果和防腐效果,从而提高管件的抗性,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力卓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力卓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9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