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片曝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8025.6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瑞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 代理公司: | 吉林新发惠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6 | 代理人: | 纪尚 |
| 地址: | 13201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曝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片曝光结构,包括定位组件、曝光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条组、紧固螺丝组,所述曝光组件包括蓝膜、上层光刻版、下层光刻版、硅片,在运载硅片过程中,使用定位组件定位下层光刻版与蓝膜位置,使用蓝膜定位固定硅片与托载的光刻版,通过蓝膜产生的固定间隙,将正性光刻胶曝光过程中释放的N2有效排出,使表面压力达到平衡,因此,硅片下表面与光刻版之间无法在曝光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保证了曝光过程中的工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硅片曝光结构。
背景技术
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双面光刻工艺中,以放置式曝光设备为例,在正胶产品曝光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图形漂移现象,即硅片在曝光过程中与下层光刻版产生相对位移,因此导致图形对准产生偏差,主要引起的原因是在曝光过程中,硅片与光刻版接触面,正性光刻胶由光解反应产生的N2引起的表面压力不均以及硅片翘曲引起的间隙不稳定,都会对此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加难度。目前对于双面曝光工艺条件及设备没有更加合适的代替方法,既保证双面图形的对准精度,同时又保证曝光间隙稳定,因此给大批量双面光刻工艺生产上造成了困难。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亟需一种硅片曝光结构,能够保证硅片在曝光过程中不会与光刻版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片曝光结构,使得硅片与光刻版之间无法在曝光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片曝光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定位组件、曝光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条组、紧固螺丝组、定位板,所述曝光组件包括蓝膜、上层光刻版、下层光刻版、硅片,所述硅片位于下层光刻版的上表面,且下层光刻版对应硅片四边的位置粘贴有一层蓝膜,所述上层光刻版位于硅片的正上方,并与下层光刻版相对应,所述定位条组包括四个定位条,所述每个定位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长条孔,所述紧固螺丝组包括八个紧固螺丝,所述四个定位条分别位于下层光刻版四边侧,并通过紧固螺丝穿过长条孔拧紧固定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位于下层光刻版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蓝膜为半导体行业专用蓝膜,其厚度选择根据实际曝光效果进行选择。
优选地,所述蓝膜的粘贴位置恰好位于定位条的下方,其外边界与定位条外边界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光刻版与蓝膜位置,利用蓝膜的作用,解决曝光过程中,在硅片与光刻版接触面,正性光刻胶由光解反应产生的N2引起的表面压力不均以及硅片翘曲引起的间隙不稳定现象,增大硅片曝光过程中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为蓝膜的作用,通过蓝膜固有厚度建立硅片与下层光刻版之间的稳定曝光打印间隙,减少光刻胶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下层光刻版、2-上层光刻版、3-紧固螺丝、4-定位条、5-硅片、6-蓝膜、7-长条孔、8-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瑞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瑞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8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金属制粉设备工具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艾灸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