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6801.9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1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华;罗晓园;史志赛;王建政;刘亮清;谭琨;陈德富;邱爱华;宋志轩;吴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F16C35/04;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杜蒙蒙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线速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座、转动轴和一对密封件;配油座设置有安装孔;转动轴延伸穿过安装孔且与轴承座间隙配合,转动轴相对于配油座可转动地设置;一对密封件设置在安装孔的两端且套设在转动轴的外周,以密封安装孔;配油座设置有分别与安装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两个回油口,回油口与外界大气连通,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两个回油口沿平行于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设置在一对密封件之间,且每一个进油口的沿轴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回油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可将高压油液的压力降低到密封件的可承受压力范围内,以降低对密封件的旋转密封的耐受压力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供油单元一般是静止的,当向旋转轴输送压力油时,需要设置配油装置。传统的配油装置为高压-低线速度配油装置和低压-高线速度配油装置。高压-低线速度配油装置的转动轴的轴径小、线速度低,因此采用小直径、线速度低、耐高压的旋转密封。低压-高线速度配油装置的转动轴的轴径大、线速度高,因此采用大直径、线速度高、耐低压的旋转密封。随着转动轴的轴径增大以及线速度的提高,旋转密封的耐压能力会降低。如果转动轴的轴径大、线速度高、油压高时,需要采用高压-高线速度配油装置,因此传统的高压-低线速度和低压-高线速度配油装置无法直接满足要求。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在大轴径的转动轴的端部引出一个小轴径的轴,将线速度降低,并且在小轴径的轴上安装高压-低线速度配油装置。然而在某些设备上,可能会存在大轴径的转动轴的端部无法引出小轴径的轴,因此上述方案便难以实现。此外,在小轴径的轴上设置的高压-低线速度配油装置,一般会距离液压执行元件更远,导致轴内部的油路较长,因此增大了压力损失,降低了可靠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其包括:
配油座,所述配油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配油座;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延伸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且与所述配油座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配油座可转动地设置;以及
一对密封件,所述一对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并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周,以密封所述安装孔;
其中,所述配油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两个回油口,所述回油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进油口和所述至少两个回油口沿平行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一对密封件之间,并且每一个所述进油口的沿所述轴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回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可同时满足高压、高线速度工况,同时可以解决大轴径的转动轴的端部无法引出小轴径轴的情况,并且可缩短转动轴的内部油路,通过设置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回油口,可将高压油液的压力降低到密封件的可承受压力范围内,以降低对密封件的旋转密封的耐受压力要求。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配油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配油座,并且所述安装孔构造为阶梯形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轴安装孔和设置在所述轴安装孔的两端的密封安装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安装孔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或者等于1mm,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安装孔的径向内侧。
可选地,所述高压及高线速度配油装置还包括一对滚动轴承,所述一对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两端,并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周,以将所述转动轴可旋转地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6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药品分发柜
- 下一篇:一种阻焊自动丝印机底板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