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4425.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用带 可调 阻尼 弹性 支承 空气 弹簧 单轨 转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主体,所述转向架主体包括钢构架、第一连接板、轴箱、螺栓、转杆和车轮,且钢构架内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钢构架的一侧贴合有轴箱,且第一连接板和轴箱内部皆设置有螺栓,所述轴箱靠近钢构架的一侧固连有转杆,且转杆远离轴箱的一端中部插设有车轮,所述转杆远离轴箱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开槽内,且第一开槽外侧皆开设在钢构架内,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轴箱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安装机构,且第一连接板靠近轴箱的一侧固连有插销板。本实用新型使第一连接板和轴箱通过螺栓进行安装时,更简单便利,节省安装时间,提升安装效率,减少劳动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轨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出行工具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中,用于火车等具有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使火车等使用转向架进行转向更便利,因此可知现在的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传统的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轴箱在进行安装时,通常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安装,但在安装时,螺栓孔洞不易对齐,导致安装较为不便。
问题二:传统的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转轴在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后,转动较为不便,需要经常使用润滑油进行辅助润滑转动,浪费较多的材料。
因此亟需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转向架的轴箱不便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用带可调阻尼和弹性支承的空气弹簧的单轨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主体,所述转向架主体包括钢构架、第一连接板、轴箱、螺栓、转杆和车轮,且钢构架内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钢构架的一侧贴合有轴箱,且第一连接板和轴箱内部皆设置有螺栓,所述轴箱靠近钢构架的一侧固连有转杆,且转杆远离轴箱的一端中部插设有车轮,所述转杆远离轴箱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开槽内,且第一开槽外侧皆开设在钢构架内,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轴箱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安装机构,便于安装,且第一连接板靠近轴箱的一侧固连有插销板,所述插销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插设在第三开槽内,且第三开槽外侧开设在轴箱内,所述插销板内部开设有第四开槽,且第四开槽内部插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固连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第五开槽,所述第五开槽内部固连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外侧套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贴合有第三连接板,且第三连接板远离第一转轮的一侧皆固连在轴箱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插销板的一侧皆固连有弹簧,且弹簧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皆固连在轴箱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外侧设置有辅助转动机构,便于转动,且转杆外侧皆贴合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远离转杆的一端插设在第二开槽内,且第二开槽外侧皆开设在钢构架内,所述第二转轮内部开设有第六开槽,且第六开槽内部插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两侧皆固连有钢构架上,且第二转轮内部开设有第七开槽,所述第七开槽内部插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远离转杆的一侧固连在钢构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开槽内部皆设置有第一缓冲垫,便于缓冲,且第一缓冲垫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皆固连在插销板上,便于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轴箱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限位块,便于限位,且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三连接板的一侧皆贴合插销板,便于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内部插设有第二缓冲垫,便于缓冲,且第二缓冲垫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皆固连在轴箱上,便于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杆外侧皆固连有第二限位块,便于限位,且第二限位块设置为“I”形,便于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4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