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4423.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无导框 转向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主体、连接件和车体,所述转向架主体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第一弹簧、第三套杆、套槽、第二弹簧、第四套杆、滑块和滑槽,所述转向架主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套设在第一套杆的内部,所述第一套杆的底端与转向架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转向架的减震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很好的对列车的重量进行分担和现有的转向架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客车转向架逐渐由落后走向先进,转向架的主要作用有,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和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效果,因此可知现在的转向架虽然已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现有转向架的减震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很好的对列车的重量进行分担,和对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的抑制的效果较差,实用性和易用性较低。
问题二:现有的转向架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在对转向架进行安装时较为不便和麻烦,实用性和易用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转向架的减震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很好的对列车的重量进行分担的问题和现有的转向架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导框C轴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主体、连接件和车体,所述转向架主体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第一弹簧、第三套杆、套槽、第二弹簧、第四套杆、滑块和滑槽,所述转向架主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套设在第一套杆的内部,所述第一套杆的底端与转向架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件底端的两侧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套杆的顶端,且第四套杆的底端套设在套槽的内部,所述套槽开设在第三套杆的内部,且套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缓冲垫、防护垫、限位腔、固定块、安装槽、簧片和卡槽,所述连接件的顶端插设在定位槽的内部,且定位槽开设在车体的内部,所述定位槽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内部的两端皆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插设有簧片的两端,所述簧片的一侧与卡槽卡合,且卡槽开设在连接件顶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底端,且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转向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第四套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套槽内部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四套杆底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套槽内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胶粘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护垫与连接件的外侧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雷文(常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4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