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捕捉效率的红火蚁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4929.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9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亿远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A0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捕捉 效率 红火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捕捉效率的红火蚁捕捉器,其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干燥盒,箱体的外侧设置有连通空腔的安装槽,箱体设置有用于承托干燥盒并封堵安装槽槽口的承托架,承托架的下部与箱体铰接,承托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锁合组件;当锁合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承托架与箱体相对固定;当锁合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承托架的上部可通过翻转方式脱离安装槽。使用者可通过翻转承托架的方式打开安装槽并更换干燥盒,减少更换干燥盒时空腔外露的面积,减少红火蚁爬出空腔的几率。本申请具有提升捕捉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火蚁灭杀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捕捉效率的红火蚁捕捉器。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一种分布广泛、破坏能力强的昆虫。红火蚁一方面会采食种子和果实,对农作物造成大面积危害;另一方面攻击性强,受到骚扰时会叮刺蛰咬入侵对象,受蛰咬者伤口会感到灼热刺痛,形成白色脓疱,若不妥善医治还可能会造成二度细菌感染,形成永久性疤痕。为了捕捉并灭杀红火蚁,很多人常使用红火蚁捕捉器。
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7428282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红火蚁捕捉器,其包括有底板、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和设于侧板顶部端的顶板,底板、侧板和顶板之间形成强空腔。顶盖包括呈喇叭状的捕捉口,捕捉口以朝向空腔内的方向逐渐减小。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干燥部,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粘性诱饵。其中一侧板设置有开口,横板可通过滑移方式从开口脱离空腔。该红火蚁捕捉器的工作原理为:诱饵吸引红火蚁从捕捉口爬进空腔内,并黏在横板上,干燥部降低空腔内的湿度,加快红火蚁的死亡速度。使用者可通过抽出横板的方式,清理横板上的红火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干燥部包括容置盒和装在容置盒内的干燥剂,为了保持空腔的低湿度,使用者需要定期更换干燥剂。但使用者更换干燥剂时需要将顶盖整个打开,使空腔的顶端外露且面积较大,在空腔内壁爬行的红火蚁容易爬出空腔,降低了红火蚁捕捉器的捕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红火蚁捕捉器的捕捉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红火蚁捕捉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捕捉效率的红火蚁捕捉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捕捉效率的红火蚁捕捉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干燥盒,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安装槽,所述箱体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干燥盒并封堵所述安装槽槽口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下部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承托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箱体的锁合组件;当所述锁合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承托架与所述箱体相对固定;当所述锁合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承托架的上部可通过翻转方式脱离所述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合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时,承托架固定在安装槽内,干燥盒降低空腔内的湿度。当使用者需要更换干燥盒时,可将锁合组件切换至解锁状态,然后转动承托架,使承托架的上部翻转出安装槽,在更换干燥盒。待完成更换后,使用者可将承托架翻转回原来的位置,并将锁合组件切换至上锁状态。使用者可通过翻转承托架的方式打开安装槽并更换干燥盒,减少更换干燥盒时空腔外露的面积,减少红火蚁爬出空腔的几率,从而提升红火蚁捕捉器的捕捉效率。
优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有与所述承托架滑动连接的锁合块和用于推动所述锁合块的弹力件,所述承托架设置有供所述锁合块和所述弹力件容纳的滑动槽,所述弹力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锁合块,所述弹力件远离所述锁合块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供所述锁合块卡接的卡接部;当所述卡接部抵接于所述卡接部时,处于上锁状态;当所述卡接部完全脱离所述卡接部时,处于解锁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锁状态时,弹力件抵接于锁合块,使锁合块与卡接部卡接配合,阻止承托架发生转动。在解锁状态时,锁合块完全脱离卡接部,承托架可发生翻转。在上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过程中,锁合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弹力件被压缩;在解锁状态切换至上锁状态的过程中,弹力件释放,并推动锁合块在滑动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亿远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中亿远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4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发电锅炉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背负式红火蚁用防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