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55264.1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73/60 | 分类号: | B63B73/60;F16B1/02;F16J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海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组合式 铝合金 支柱 连接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具体涉及支柱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凹槽,所述壳体两侧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壳体顶端与底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两侧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由第一卡块、插杆、套圈、紧固螺栓、第二卡块和插槽组成,将支柱以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后,分别将两侧的套圈卡至支柱的外部并拧紧紧固螺栓,而后将固定有第二卡块的插杆分别插入插槽的内部,便可以对向的第一卡块对其进行限位卡合,从而实现对支柱施加逆向的拉力,避免其受震动而松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柱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艘船舶在制造中需先对其框架、龙骨等部分进行组建,其船板,船上建筑皆需用到金属支柱对其进行外力支撑,以往的支柱皆为一体式,需实时进行切割裁剪方可投入使用,因此现改造一种可拼接支柱的连接结构,以方便各支柱的组合安装。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与支柱的连接处密封性能较差,常灌入河水而无法排出,长此以往则腐蚀支柱;
(2)传统的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缺少对两组连接支柱进行拉持的结构,常使得支柱无法承受河面浪涌的冲击力而松脱;
(3)传统的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可安装的支柱规格较少,因此导致本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连接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包括壳体和凹槽,所述壳体两侧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壳体顶端与底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顶端与底端,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波纹管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空腔,且空腔与压板之间活动连接有伸缩套杆。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由第一卡块、插杆、套圈、紧固螺栓、第二卡块和插槽组成,所述插槽分别设置在壳体顶端与底端的两侧,所述插槽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卡块,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杆,且插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卡块,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圈,且套圈两端的一侧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呈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插杆嵌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杆与套圈皆关于壳体的垂直中分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由弹簧槽、收纳腔室、活动杆、复位弹簧、主板、滚轴和连接键组成,所述弹簧槽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所述主板分别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主板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键,所述主板与弹簧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弹簧槽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腔室,所述主板的一侧箍连接有活动杆,所述主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滚轴。
优选的,所述主板两侧的内部容积大于连接键两侧的体积,所述主板与连接键呈同心圆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船舶用组合式铝合金支柱用连接组合结构不仅实现了包装连接处的密封性,实现了对两端的支柱进行强力拉持,而且实现了提升本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5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