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压轮胎硫化机的新式加压机构及液压轮胎硫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8217.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理波;黄桂强;张正罗;江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7/0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轮胎 硫化 新式 加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轮胎硫化机的新式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油缸、上拉杆、下拉杆组件及松/闭锁装置;其中加压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或包括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下拉杆组件包括下拉杆,下拉杆通过轴向往复转动与上拉杆进行锁止或分离;松/闭锁装置与下拉杆连接,用以驱动下拉杆沿周向往复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拉杆在加压油缸外部与活塞杆连接,不仅可以有效缩短下拉杆的长度,还可以减小活塞杆的外径,从而增大单件油缸的拉力,减少加压油缸的配置数量,显著降低加压机构的配置成本,且便于控制加压油缸升降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液压轮胎硫化机的新式加压机构及液压轮胎硫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富足,尤其是21世纪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持久兴盛,作为汽车重要配套之一,轮胎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轮胎的安全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安全系数,进而影响了汽车的整体性能的表现,正因如此,轮胎生产设备的革新与进步始终为本行业技术人员的关注热点,其中轮胎硫化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现有技术中,轮胎硫化一般采用机械式轮胎硫化机或液压式轮胎硫化机。因机械式轮胎硫化机存在合模时上横梁及底座均挠曲变形,合模力不均,合模精度不高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具优越性能的液压轮胎硫化机。诸多轮胎公司在建设新厂或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时,已基本上采用液压式硫化机,因此,液压式硫化机替代机械式硫化机已成为无可置疑的发展趋势。
在液压式轮胎硫化机中,加压机构在轮胎硫化机的工作过程中,为轮胎硫化的模具提供锁模力,因此,加压过程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轮胎的生产质量,因此,提高轮胎硫化机的加压可靠性、平稳性及同步性尤为重要。
现在加压机构中一般都是采用双出杆结构的加压油缸,活塞杆中空,下拉杆通过中空的活塞杆贯穿加压油缸,由此造成活塞杆外径过大,从而导致活塞杆拉力减小,沿轴向不得不通过增加加压油缸的缸径及配置数量来满足加压机构的加压压力,加压机构的配置成本及使用维护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加压油缸数量越多,加压机构的同步性越难控制。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配置简化,成本较低,同步性和稳定性俱佳的加压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在保证同步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小活塞杆外径,减少加压油缸配置数量的加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轮胎硫化机的新式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油缸、上拉杆、下拉杆组件及松/闭锁装置;所述加压油缸,以轴向竖直的方向设在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加压油缸包括缸筒、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一活塞杆或包括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部与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部向上伸至所述缸筒的外部;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部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部向下伸至所述缸筒的外部;所述下拉杆组件,设在所述加压油缸的上方,包括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拉杆的下端可分离连接,且所述下拉杆通过轴向往复转动与所述上拉杆进行锁止或分离;所述松/闭锁装置,与所述下拉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下拉杆沿周向往复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液压轮胎硫化机的加压机构存在加压油缸数量多、下拉杆长度较长等所带来的配置成本及生产维护成本较高、同步性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将下拉杆设置成在加压油缸外部与活塞杆连接,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下拉杆的长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小活塞杆的外径,从而增大单件油缸的拉力,减少加压油缸的配置数量,显著降低加压机构的配置成本,拆卸更换更为便捷,且便于控制加压油缸升降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8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调光控制电路及LED灯
- 下一篇:一种水射流除锈喷射用陶瓷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