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1861.4 | 申请日: | 202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普(龙岩)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2D21/09;H02G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吴族平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底盘线束固定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的内部两端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的下端面两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安装板的下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阻尼弹簧A,阻尼弹簧A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框,限位框的两端均插接在移动板的内部,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触发杆,两个触发杆之间设置有阻尼弹簧B,触发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线束能够在放置槽与限位框的共同作用下限定,放置稳定且操作便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的拆装,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盘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一种由动力装置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运送物品的车辆。汽车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种,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在汽车内通常会连接有很多管线,例如高压线、水管和驻车拉索等,为了使汽车的外观不受影响,通常将这些管线直接堆积在汽车底盘内,便需要线束固定架进行线束的限位。
现有的底盘线束固定架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够较为快捷方便的将固定架打开对线束进行排布操作,不方便后期的操作,且无法较好的保证线束的安置稳定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够较为快捷方便的将固定架打开对线束进行排布操作,不方便后期的操作,且无法较好的保证线束的安置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的内部两端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两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阻尼弹簧A,所述阻尼弹簧A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
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两端均插接在移动板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触发杆,两个所述触发杆之间设置有阻尼弹簧B,所述触发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触发杆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框处于移动板内部部分的内部,所述限位框位于放置槽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A,所述凹槽A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部分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且连接柱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面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B。
优选的,所述凹槽B与凹槽A之间相互对应,在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面与连接板的下端面齐平时,凹槽B与凹槽A能够拼合成一个整圆槽。
优选的,所述所述凹槽B与凹槽A为相同的两个半圆槽,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立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柱直径的整合长度大于凹槽B与凹槽A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上端面与凹槽B和凹槽A内部顶端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放置槽之间呈等距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需要捏住两个固定板挤压,于是,两个触发杆便能够相互靠近,此时再将限位框的两端插进移动板的内部,之后再撤销对触发杆的按压力,在阻尼弹簧B的作用下能够使两个触发杆相互原理,进而触发杆的两端插进限位框的内部,限位框的上开设有与触发杆对应的孔,于是便能够将限位框进行固定,便实现了线束的固定,线束能够在放置槽与限位框的共同作用下限定,放置稳定且操作便捷,具有较好的排布效果,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操作效率,之后再将移动板上推,在移动板下端面与连接板下端面持平时,工作人员可转动连接柱,进而可通过限位杆对移动板进行限定,避免其下移,此时阻尼弹簧A处于被压缩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的拆装,操作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普(龙岩)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耐普(龙岩)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1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线束固定装置
- 下一篇:履带爬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