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06240.7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朱良;孙俊;段玉诚;张晶;高定繁;虎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筑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B60P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 ||
1.一种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厢前板(10)、车厢侧板(20)、车厢尾板(30)、车厢底板(40)和副车架(50),所述车厢前板(1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前端,所述车厢尾板(30)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尾端,所述车厢底板(4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底部,所述副车架(50)设于所述车厢底板(40)下方并与所述车厢底板(40)铰接,在所述副车架(50)上设有折叠支撑支架(55)和旋转套管(58),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50)中部铰接,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底板(40)的中部铰接,所述旋转套管(58)设于所述副车架(50)的尾端,所述副车架(50)通过所述旋转套管(58)与所述车厢底板(40)的尾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座(553)而与所述副车架(50)铰接,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座(554);
在所述车厢底板(40)的与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架加强梁(48),在所述支撑架加强梁(48)上设有第三旋转座(481),所述第二旋转座(554)与所述第三旋转座(481)连接而使得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与所述车厢底板(40)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副车架(50)的靠近所述旋转套管(58)的位置处设有交叉梁(56),
在所述车厢底板(40)的与所述交叉梁(5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旋转座加强梁(49),在所述旋转座加强梁(49)上设有第四旋转座(491),所述旋转套管(58)与所述第四旋转座(491)转动连接而使所述副车架(50)与所述车厢底板(40)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50)包括:
副车架主纵梁(52),其平行间隔而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
副车架横梁(54),设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焊接;
油缸加强梁(53),设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的前端,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50)还包括:
平衡支架,设于所述副车架横梁(54)与所述油缸加强梁(53)之间,所述平衡支架垂直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并伸出至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支撑支架(55)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座(553)而与所述副车架横梁(54)铰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叉梁(56)呈X型,其四个顶端分别与所述副车架主纵梁(52)、副车架横梁(54)焊接,
在所述交叉梁(56)的中央顶部设有交叉梁盖板(57),所述交叉梁盖板(57)与所述交叉梁(56)固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40)包括:
底板平铁(46);
底板边框(42),固接于所述底板平铁(46)底部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底板纵梁(47),固接于所述底板平铁(46)的底部,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板纵梁(47)的两端与所述底板边框(42)固接;
底板横梁(43),设于所述底板纵梁(47)之间并与所述底板纵梁(47)垂直,所述底板横梁(43)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纵梁(47)固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加强梁(48)设于所述底板纵梁(47)之间并与所述底板纵梁(47)垂直,所述支撑架加强梁(4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纵梁(47)焊接,所述支撑架加强梁(48)的顶部与所述底板平铁(46)的底部焊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加强梁(49)对称设于所述底板平铁(46)的底部,其与所述底板纵梁(47)平行间隔而垂直于所述底板横梁(43),所述旋转座加强梁(49)的两端与所述底板横梁(43)焊接,其顶部与所述底板平铁(46)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筑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筑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62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控温水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