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车辆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1966.1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舟宇;李媛媛;J·阿韦拉斯;M·阿肯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保时捷工程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李洁;董江虹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车辆 实时 监测 控制器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一种用于测试车辆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装置以及包括该测试装置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封装盒、设置在所述封装盒中的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供电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以及CAN总线接口,其中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AN总线接口连接。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上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装置通过CAN总线接口和串口通信模块的串口通信接口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电子电器布置效率高的优点,并且还可以满足不同平台不同车型的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电子电器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车辆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装置以及包括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实施监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发布了新能源车实时监控的国家标准(GB32960),该国家标准对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及其上报数据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了尽最大可能提高新能源车实时监控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研发阶段对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进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产品定义需要,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需要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唤醒信号才能进行数据上报和串口通信,因此带有CAN总线唤醒源和串口通信功能的测试装置或系统是保证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正常测试的前提条件。
但是由于车辆平台不同,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的连接端口存在差异,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或系统的结构相对复杂,柔性较差,不能满足对不同平台不同车型的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要求,进而降低了基于该测试测装置研发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车辆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旨在能够满足对不同平台不同车型的新能源车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要求,进而提高针对实时监测控制器的研发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车辆实时监测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封装盒、设置于所述封装盒中的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供电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以及CAN总线接口,其中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AN总线接口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延伸至封装盒外部并且被设置用以向外部的实时监测控制器供电,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以向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供电;
所述CAN总线接口具有延伸出的第一CAN总线和第二CAN总线,所述第一CAN总线延伸至封装盒外部并且被设置用以连接至外部的实时监测控制器,所述第二CAN总线延伸至封装盒外部并且被设置用以通过相应CAN总线接口连接至外部的上位机;
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CAN总线接口的所述第一CAN总线和/或第二CAN总线,以向相应的CAN总线发送唤醒信号;和/或
所述串口通信模块被设置用以分别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和第二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至外部的实时监测控制器和上位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开口和所述下壳体的开口可拆卸地接合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封装盒的容纳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AN总线唤醒信号发生器与所述串口通信模块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下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CAN总线接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保时捷工程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保时捷工程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1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