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箱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7144.0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桂昊;邓江南;刘晨南;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8;H01M10/6568;H01M10/6556;H01M10/65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包括箱体、箱盖、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箱体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箱盖安装于箱体的顶部,冷却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管,冷却管设置于第一凹槽,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冷却管的高度,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加热装置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和加热装置可以完全地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避免了冷却管和加热装置露出于主体上,降低了冷却管和加热装置在主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电池箱的空间利用率,大大地增强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另外,也减少了结构件,减轻了电池箱的整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高效绿色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通过电池组的方式进行布置,然而,锂离子电池组存在环境适应性的不足,例如:高温或低温不能正常工作等情况均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行业内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组箱体中加装动力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组进行加热或降温,使电池组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该类热管理系统的加热装置一般采用加热膜或在电芯底部设置加热板的方式,需要设计复杂的保证接触的结构防止干烧,而且在水冷装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膜和加热板一般需设置在电芯的侧面或顶部,导致了固定结构件的增加,占用了电池模组箱体的大量空间,造成模组整体重量增加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的缺陷,降低了电池包能量密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池组箱体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箱,有效地提高了高度方向的空间利用率,大大地提升了能量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
箱体,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箱盖,安装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冷却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冷却管的高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箱体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设置于所述主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冷却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冷却管的侧部通过结构胶与所述第一凹槽粘合连接,且所述冷却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全覆盖或间隔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与所述冷却管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加热装置的侧部通过结构胶与所述第二凹槽粘合连接,且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全覆盖或间隔设置有所述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与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第二凹槽在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线束连接端处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斜面或弧面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箱的改进,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主体的厚度,且其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