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6385.3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王克险;李呈剑;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1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诊断 功能 油箱 系统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及车辆,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碳罐、第一加油管组件、第二加油管组件和泄漏诊断装置;碳罐分别与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连接,第一油箱与碳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连接管;第二油箱与碳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一加油管组件包括第一加油管、第三连接管和第三单向阀,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加油管连通,且第三单向阀设置在第三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油管组件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三连接管和第三单向阀,使两油箱系统气阻相近,满足泄漏诊断的要求,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从国五向国六升级,对蒸发系统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国六排放法规对蒸发物排放提出了限值要求,因此,如何对燃料泄漏进行诊断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燃料泄漏诊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一种是对两个油箱系统分别配备两个蒸发系统和两套泄漏检测系统,另外一种是将两个油箱系统共用一套蒸发系统和一套泄漏检测系统。前者的成本高,且需要两套蒸发系统诊断逻辑和数据;后者的成本低,且只需要一套蒸发系统诊断逻辑和数据。但后者需要使用一套数据来覆盖两套油箱系统的泄漏诊断,如分别在两个油箱的加油口盖造1.0mm泄漏故障时,该诊断数据需要能可靠报出,而无故障时,该数据又必须保证不能误报任何一个油箱系统有故障,但现有技术中共用一套泄漏检测系统不能保证诊断数据的可靠性。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急需研究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油管组件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三连接管和第三单向阀,使两油箱系统的气阻相近,满足泄漏诊断的要求,但这不改变双油箱系统的性能,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油箱诊断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碳罐、第一加油管组件、第二加油管组件和用于通过气体来诊断油箱状态的泄漏诊断装置;
所述碳罐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接,所述第一油箱与所述碳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油箱与所述碳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
所述第二加油管组件包括第二加油管,所述第二加油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使得所述泄漏诊断装置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加油管;
所述第一加油管组件包括第一加油管、第三连接管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油管连通,且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上,使得所述泄漏诊断装置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三单向阀和第一加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油管组件还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一加油盖;
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箱连通,且所述第一循环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连通;
所述第一加油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加油盖连接,所述第一加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油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循环管和第二加油盖;
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油管连通;
所述第二加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油盖连通,所述第二加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碳罐与所述泄漏诊断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碳罐和所述泄漏诊断装置通过所述第五连接管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6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纯电动TUK-TUK车
- 下一篇:便捷式发酵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