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4480.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巨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2 | 分类号: | F16D65/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自动调整臂调整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汽车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有大蜗轮和与大蜗轮配合的大蜗杆,大蜗杆的一端依次设有弹簧座、弹簧和螺盖,大蜗杆的另一端为锥齿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啮合有小蜗轮,壳体内还装有啮合于小蜗轮的小蜗杆,大蜗杆的端部和弹簧座之间设有增加两者摩擦系数的防转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制动间隙调整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调整臂,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
背景技术
为了安全性,我国的国标中明确规定客车、货车和挂车等机动车必须安装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市场上的自动调整臂种类较多,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03151471.5;授权公告号:CN100567759C],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有大蜗轮和与大蜗轮配合的大蜗杆,大蜗杆的一端依次设有蜗杆弹簧座、蜗杆弹簧和弹簧螺盖,弹簧螺盖与壳体固连,大蜗杆另一侧套接有一个小蜗轮,小蜗轮的端部设有齿牙,在大蜗杆上有与小蜗轮端部齿牙相啮合的齿牙,在小蜗轮的侧部设有一个单向离合装置,单向离合装置包括小蜗杆和离合器齿轮,两者之间是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单向齿轮相连接,小蜗杆与小蜗轮相啮合,在大蜗轮的端部设有一个控制臂组件,控制臂组件是由控制臂齿轮、控制臂齿套、控制臂和盖板组成,控制臂齿轮与离合器齿轮相啮合,盖板固连于壳体上。
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通过两套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提高了调整臂的自动补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是大蜗杆会产生反向作用力,会造成大蜗轮反向转动,导致调整轴倒旋,使得制动间隙增大,影响制动间隙调整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制动间隙调整精度的汽车自动调整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装有大蜗轮和与大蜗轮配合的大蜗杆,所述的大蜗杆的一端依次设有弹簧座、弹簧和螺盖,大蜗杆的另一端为锥齿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啮合有小蜗轮,壳体内还装有啮合于小蜗轮的小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蜗杆的端部和弹簧座之间设有增加两者摩擦系数的防转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防转结构包括大蜗杆端部硫化固连有的橡胶片,所述的弹簧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具有抵触于橡胶片的趋势。
作为第二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防转结构包括大蜗杆端部具有的一圈齿牙,所述的弹簧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具有抵触于齿牙的趋势,所述的大蜗杆的硬度大于弹簧座的硬度。
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防转结构包括弹簧座端面硫化固连有的橡胶块,所述的弹簧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使得橡胶块抵触于大蜗杆端部。橡胶块增加了摩擦系数,起到防止大蜗杆受反向作用力而反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自动调整臂能避免大蜗杆带动大蜗轮反转,保证了制动间隙的调整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自动调整臂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汽车自动调整臂于实施例2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大蜗轮;3、大蜗杆;4、弹簧座;5、弹簧;6、螺盖;7、小蜗轮;8、小蜗杆;9、橡胶片;10、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巨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巨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4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制品的毛刺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红蓝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