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5632.3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可新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1/16;B65F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垃圾 智能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具体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垃圾箱和背板,所述垃圾箱内部设有抽出机构;所述抽出机构包括多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部固定设有两个齿条,所述齿条底部设有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多个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后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后侧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后侧设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第一电机、齿条和齿轮将垃圾桶从垃圾箱中抽出,而无需人工抽动垃圾桶,使得垃圾车的回收手臂可直接抓取垃圾桶,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防止垃圾散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垃圾是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它一般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废弃的剩饭剩菜、纸张、塑料、玻璃、电池、荧光灯管等,对于垃圾处理的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与体验。
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装满垃圾后,由于垃圾桶桶体多是安装在垃圾箱内部,环卫工人在倾倒垃圾时,还需要手工将垃圾桶桶体抽出,由于桶内装有较多的垃圾,使得环卫工人在倾倒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垃圾散落,不仅容易影响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脏臭的垃圾还容易影响周围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通过利用第一电机、齿条和齿轮将垃圾桶从垃圾箱中抽出,而无需人工抽动垃圾桶,使得垃圾车的回收手臂可直接抓取垃圾桶,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防止垃圾散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抽动垃圾桶导致的工作效率较慢以及垃圾容易散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垃圾箱和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设在垃圾箱后侧,所述垃圾箱内部设有抽出机构;
所述抽出机构包括多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设在垃圾箱内部,所述垃圾桶底部固定设有两个齿条,所述齿条底部设有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与齿条均设在垃圾箱内部,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多个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垃圾箱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后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后侧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后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在垃圾箱内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垃圾桶顶部均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内部固定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后侧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设在背板内部,所述第二皮带轮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在背板内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设在背板前侧并穿过背板延伸入背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在桶盖底部并延伸入桶盖内部,所述凸块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设在桶盖内部,所述桶盖内部固定设有常闭轻触开关,所述常闭轻触开关设在凸块顶部,两个所述弹簧分别设在常闭轻触开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顶部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一端与凸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竖杆设在常闭轻触开关前侧,所述竖杆设在桶盖内部并穿过桶盖延伸出桶盖顶部,所述竖杆顶端固定设有杆套,所述杆套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在竖杆外端,所述固定环底部与桶盖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设在杆套内部,所述固定环与杆套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两侧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在垃圾箱顶部,所述第三转轴一端与一个固定板通够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并延伸出固定板一侧,所述第一皮带轮设在固定板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可新,未经曾可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5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表拓补结构识别模组以及电力抄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螺丝刀过载保护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