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3303.5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谢英杰;孙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02;H01F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点火 线圈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安装部,所述外壳本体具有若干安装面,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及连接件,一固定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于任一所述安装面上,以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壳本体可拆卸连接。当发动机布置的位置发生变更或者发动机缸盖的外形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整安装部上的连接件与外壳本体上的安装面的连接位置关系,以使外壳本体与安装部能够拼装出一个具有新外形的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以适应发动机缸盖上固定孔位置的变化。省去重新制作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在目前的汽车发动机上,通常是采用由微处理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当前的发动机点火线圈里面是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进行电压转换,以提高发动机点火线圈的能量。通过提高发动机点火线圈的能量,火花塞就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
发动机点火线圈通常需要输出大于30千伏的高压电来击穿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油气混合气体。为了避免发动机点火线圈损坏,通常在发动机点火线圈外部加装一个外壳进行保护。发动机点火线圈一般通过所述外壳上的安装孔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的固定孔上。为了保证发动机点火线圈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高压电弧泄露,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一般采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塑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发动机布置位置发生变更或者发动机缸盖的外形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发动机缸盖上的固定孔的位置发生变化。目前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的形状,以适应发动机布置位置的变动或者发动机缸盖外形的变化。然而,改变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的形状,需要重新制作注塑模具,导致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制造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能够适应发动机布置位置的变动或者发动机缸盖外形的变化,减少或省去重新制作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的费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用于将点火线圈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外壳包括:
外壳本体,具有若干安装面;
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及连接件,一固定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于任一所述安装面上。
可选的,所述外壳本体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若干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发动机接触,所述安装面为所述外壳本体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面通过插接卡槽和插接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插接卡槽设置于所述安装面,在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插接卡槽的状态,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的端部膨大和/或所述插接卡槽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封闭。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所述插接卡槽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插接卡槽的状态,所述插接块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的端部膨大和/或所述插接卡槽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封闭。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为腰形孔或圆形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金属衬套。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卡扣,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嵌入口。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嵌入口,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卡扣。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控自动放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物流运输车中的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