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裁切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0038.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良恩;王锡康;姜兰虎;乔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芯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44 | 分类号: | B26D1/44;B26D7/02;B26D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导体 扩散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裁切刀具,包括刀具安装头、刀具、压片和回弹结构;刀具安装头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杆和刀具安装柱,连接杆用于与压力机的活动工作端固定连接;刀具用于将待加工的大块半导体膜状扩散源切割为圆片状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成品,刀具固定在刀具安装头的刀具安装柱的底部;压片通过回弹结构与刀具安装柱相连,用于按压刀具正对区域中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本技术方案用于与压力机配合使用,通过压片按压刀具正对区域中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避免了裁切过程中纸膜起皱、粘刀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裁切刀具。
背景技术
半导体膜状扩散源,俗称纸源(磷源、硼源、中性源等),是制造半导体管芯所使用的扩散源的一种产品形式,纸源是通过将源浆喷、涂或粘附在光滑平整的基础上、干燥成膜、而后剥离制成的,纸膜较薄且力学性能较差。
目前国内生产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厂家相当少,没有相应的国标参考,甚至也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参考,故其生产质量的控制及提高基本完全依靠生产厂家的主动创新。
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成品一般为一定尺寸规格的圆形或方形,如4英寸、5英寸等,使用普通的纸张裁切工具裁切半导体膜状扩散源时,容易引起纸膜起皱、粘刀等现象,次品率高,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批量生产半导体膜状扩散源成品的裁切刀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裁切刀具。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半导体膜状扩散源的裁切刀具,包括刀具安装头、刀具、压片和回弹结构;
刀具安装头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杆和刀具安装柱,连接杆用于与压力机的活动工作端固定连接;
刀具用于将待加工的大块半导体膜状扩散源切割为圆片状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成品,刀具固定在刀具安装头的刀具安装柱的底部;
压片通过回弹结构与刀具安装柱相连,用于按压刀具正对区域中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结构包括螺杆、弹簧和螺母;所述刀具安装头的刀具安装柱上设有小通孔、大通孔和手孔,小通孔和大通孔均与刀具安装柱同轴,手孔与刀具安装柱垂直,大通孔与刀具安装柱的外端相通,小通孔位于大通孔和手孔之间并连通大通孔和手孔,在小通孔和大通孔的连通处形成弹簧限位台;螺杆的第一端与压片同轴固定连接,弹簧套接在螺杆上,螺杆的第二端穿过大通孔和小通孔并与螺母固定连接,螺母位于手孔中;通过旋拧螺母调整弹簧的初始状态,使压片位于刀具的下方,且弹簧仍具有压缩量ε,ε大于最大加工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包括圆环和圆撑,圆撑同轴固定在圆环的内壁上;圆环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在刀具安装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安装头的刀具安装柱上设有法兰;法兰靠近刀具安装柱的外端面,刀具安装柱的外端面为端限位面,端限位面与法兰之间设有圆周限位面;圆环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在圆周限位面上,刀具的圆撑通过端限位面定位;刀具的圆撑上设有让位孔,让位孔用于使螺杆和弹簧得以通过。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与压力机配合使用,通过压片按压刀具正对区域中的半导体膜状扩散源,避免在裁切过程中纸膜起皱,大大降低次品率;
2)刀具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在刀具安装头上,方便更换刀具;
3)刀具上圆撑的设置,很好地保证了刀具的刚性,从而保证了生产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芯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芯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00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